清雍正以后传达皇帝谕旨的一种形式。凡皇帝上谕涉及重大机密政务者均由军机处直接封寄有关官员,称寄信或秘寄。外间以其寄自内廷,故谓之廷寄。所寄对象为高级官员,用“军机大臣字寄”的形式寄送。其余则用“军机大
杂志名。又称《河南白话演说报》。清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初五日(1906.8.24)在开封创刊。旬刊。河南官报局代印。以开通风气、启迪民智为主旨。文后间以插画,通俗易懂。因销路不畅,旋停刊。
官名。又称伶、伶人、冷人。周代置,掌乐舞之事。《诗·邺风·简兮·序》:“卫之贤者仕于伶官。”郑玄笺:“伶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官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后代亦以称供职宫廷的伶人。
?—1511明四川保宁(治今阆中)人,又名五。正德四年(1509)冬与鄢本恕、廖惠率众起义,称顺天王,拥众十万,置四十八总管,转入湖广郧阳。次年,明刑部尚书洪钟督四川、陕西、湖广兵进攻,他率众由陕西汉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负责守护先公先王配偶的庙祧。《周礼·春官·序官》:“女祧每庙二人。”
击鞠所用的木杖。长数尺,其端半月形,故亦称月杖。《唐语林》卷七载,宣宗“每持鞠杖,乘势奔跃,运鞠于空中,连击至数百,而马驰不止,迅若流电”。
魏晋之际清谈命题。“本”即本论。指才能与德行、儒家与道家的相互关系,有同、异、离、合四种主张。《世说新语·文学》:“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注引《魏志》:“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联络华侨的组织。日本横滨原有华侨工界俱乐部,名忠和堂。光绪二十五年(1899)兴中会会员尢列、陈少白更其名为中和堂,尢列被举为会长。宗旨为联络华侨,宣传革命。二十七年尢列、黄世仲又在
元末建宁(今属福建)人。至正十二年(1352)四月,率众响应天完红巾军起义,与涂乙、涂佑、童远等袭据建宁,克泰宁、邵武,以“摧富益贫”口号发动贫民,众至数万;又攻顺昌、将乐。不久,为元邵武路总管吴按滩
见“十二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