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晷
?—299
西晋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字彦长。少游学清河(治今山东临清东北),遂徙家侨居。郡命为五官掾,历河内郡丞,太守裴楷荐为侍御史。后为司徒左长史,转冯翊太守。有政能,征拜少府,出为凉州刺史,转雍州。时战乱频仍,西土荒废,乃劝以农桑。元康中,加左将军。卒于官。
西晋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字彦长。少游学清河(治今山东临清东北),遂徙家侨居。郡命为五官掾,历河内郡丞,太守裴楷荐为侍御史。后为司徒左长史,转冯翊太守。有政能,征拜少府,出为凉州刺史,转雍州。时战乱频仍,西土荒废,乃劝以农桑。元康中,加左将军。卒于官。
亦称通会。官署名。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府置。崇祯十七年(1644),在北京,改原布政使司而置,其职掌仍因袭明代。
即“敌烈”。
明庐州六安(今属安徽)人,字本亨,号月川、三。万历时兽医学家,与其兄喻仁合著《马经大全》、《牛经大全》等。
明成祖朱棣夺位后诛戮建文诸臣之手段。因残酷诛戮,妄引株连,如瓜蔓之伸延,故名。初因建文四年(1402),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至
即“辽太祖”。
旧指以本官兼领他官衔。如清代之总督例兼右都御史、兵部尚书衔,巡抚例兼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衔。又,所兼之衔亦称某官之兼衔。
战国时人。魏国大臣。魏文侯时由于翟璜推荐担任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令。酸枣与齐国相邻,他治理酸枣有方,减轻了魏国来自齐国的威胁。
南诏大蒙国靖王劝利晟年号(817—819)。凡三年。
隋开皇十六年(596)分信都、武邑、下博三县置。以县东有长芦河为衡漳故渎而得名。治今河北衡水市西南旧城。属冀州。隋大业,唐天宝、至德间曾属信都郡。元属深州。明永乐五年(1407)县城为漳河决坏,十三年
东晋江夏(治今湖北云梦)人,字弘度。幼好刑名之学,深抑虚浮之士。初任王导、褚裒参军,以家贫为由,请求外任,获许,遂以“穷猿投林,岂暇择木”的急切心情,赴剡县(今浙江嵊州)任县令,转大著作郎、中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