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人长
官名。西汉置。《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胞人长、丞。颜师古注:“胞人,主掌宰割者也。胞与庖同。”即主宫中屠宰牲畜者。东汉省。
官名。西汉置。《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胞人长、丞。颜师古注:“胞人,主掌宰割者也。胞与庖同。”即主宫中屠宰牲畜者。东汉省。
?—239三国时武陵汉寿(今湖南常德东北)人,字承明。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刘备领荆州,以之为治中从事。孙权杀关羽并有荆州,荆州将吏悉皆归附,独他称疾不见。权抚慰之,乃出。即以为治中,荆州军事一以
北齐燕郡蓟县(今北京西南)人,字明达。北魏末曾受业于徐遵明。初投尔朱荣,为参军,以军功迁襄州刺史。复依高欢,东魏为怀州刺史,奏请筑新城于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以防西魏军进犯。未几,以功升开府仪同三司
古族名。亦作畎夷、昆夷、绲夷等。古戎人的一支,即畎。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东南部。相传曾与夏朝争战七年,后受夏爵命。商初,游牧于泾、渭流域,后迁邠、岐间,时服时叛,为商西部劲敌。《逸周书·王会》载,周
明代礼乐仪式。祭祀夕月、帝社稷、九庙、先蚕及王国祭典诸乐章等均用。皆奏六曲。如嘉靖十年(1531)初立帝社稷乐章:一、迎神,奏时和之曲;二、初献,奏寿和之曲;三、亚献,奏雍和之曲;四、终献,奏宁和之曲
整个器物一次浇铸成形的方法。习惯上指泥范铸造。商周时期广泛用于铸造器形较简单的青铜器,如觚、觯、杯等。
官秩等级。汉置,魏、晋、南北朝因之。次于三百石。《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云:“比三百石者(月谷)三十七斛。”羽林郎、中黄门等为此级。
官名。南北朝置,为幢的主将,即旗主、旗头之意。所领人数近于队主,主要用于仪卫,有时亦参加作战。多以他职兼领。北齐时与军主、别将、统军、都将合列为“备身五职”,备宿卫;将作寺亦置,负责营造。北齐为从九品
?—1133宋河间(今属河北)人,字朝美。崇宁四年(1105)登太学上舍第,授从事郎、青州教授,调沧州教授。历太学博士、国子司业等,为学官积十余年。建炎元年(1127),知东平府,被金兵围困,死守数月
唐初置。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部。即蒙巂诏地。开元中,为蒙舍诏所并。天宝七载(748)命蒙舍诏主阁罗凤子凤伽异兼阳瓜州刺史。后与唐绝,臣吐蕃。
见“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