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官的副职或辅佐官之统称。如金熙宗时,以同知、佥院、副使、少尹、通判、丞称佐贰官。明清为地方政府主官的辅佐官之统称。如府同知、通判、推官,州同知、判官,县丞、主簿等。其品秩略低于主官,但非属员,与主官
1206—1258元高丽人。麟州都领洪大宣之子。太祖十三年(1218),蒙古将哈真、扎刺领兵追击蒲鲜万奴余部至高丽,大宣父子迎降。太宗三年(1231),他率部随侵高丽主将撒里答攻未附诸城,与阿儿秃等进
约1815—1852清广东花县(今花都)人,本名乙龙。曾为塾师。道光二十三年(1843)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次年从洪赴广西贵县传教。后只身入桂平紫荆山区,以雇工、塾师为掩护,宣传拜上帝教,先后介绍杨
西汉左内史祋祤(今陕西耀县)人。武帝时,以主爵都尉从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元狩三年(前120)赐爵关内侯。次年,为右将军,复从卫青出定襄,迷失道,论法当斩,赎为庶人。
宋代诸府判官的简称。
?—前346战国时鲁国国君。公元前354—前346年在位。名屯。鲁共公之子。
约265—约311西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字德施。八王之乱中从齐王冏讨赵王伦,封晋兴县侯,辟大司马户曹掾、东曹属。因冏骄侈,谏请归藩,不纳,辞疾去。成都王颖荐为参军、白沙督。因擅杀颖牙门将梁儁,
古代器物纹饰。纹形为虎的图案化形象。一般作张口瞠目、竖耳卷尾状,躯体雄伟,爪牙锐利。盛行于商代,战国时巴蜀器中亦流行。
即“怯绿连河”。
官署名。即东厂内署。明万历初宦官冯保所建。在北京东上北门之北街东,混堂司之南。凡各处办事送来打探之消息,先由厂公心腹内官阅后,发司房删润,再行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