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绍庆路

绍庆路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升绍庆府为路。治彭水县(今属重庆)。辖境同绍庆府。《元史·泰定帝纪》:泰定四年(1327),“绍庆路四洞酋阿者等降,并命为蛮夷长官”,即此。明洪武四年(1371)废入重庆府。

猜你喜欢

  • 吴直方

    1275—1356元浦江(今属浙江)人,字行可。泰定间,入御史大夫马札儿台馆,教其子脱脱、也先帖木儿。顺帝至元间历官中政院长史。时脱脱伯父右丞相伯颜专权自恣,劝说脱脱大义灭亲,逐伯颜。脱脱执政后,提出

  • 使相

    唐代后期,宰相常兼节度使,节度使亦常加宰相衔,皆称使相。五代时,节度使多带宰相衔,但不预朝廷政事。宋初,凡亲王、枢密使、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均称之,实与宰相之职无关。元丰改制,改开府仪同三

  • 合打炮

    一种联发火铳。明代已使用。每铳重二十斤,身长尾重,十铳一联,上有环以大铁钉贯之,使后座减小,有照星照门。用火药二两,大铅子一枚重八两,射程可达四五里。小铅子一枚重三钱,射程可达二三里,散布宽度有三十至

  • 龙胜厅

    清乾隆六年(1741)分义宁县西北部置。治今龙胜县。属桂林府。辖境相当今广西龙胜县地。1912年改为龙胜县。

  • 礼会院

    唐代宗女出嫁礼会之处。开元十九年(731)置。位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城内祟仁坊南之西。本为长宁公主宅,公主与驸马杨慎交奏请割宅之向西一半为礼会院。每逢公主及郡、县主出嫁时,就此院成礼。其年九月敕司农寺

  • 浔州

    唐武德七年(624)置。寻废。贞观七年(633)复置。因浔江为名。治桂平县(今广西桂平市西。宋移今市)。十二年省入龚州。长寿元年(692)复置。辖境相当今桂平市北部地,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扩大至今

  • 孝经

    书名。儒家经典之一。多以为孔门后学所撰。今文本十八章。宣传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之常理,处理封建伦理关系之准则,亦是治家治国之根本。宣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 前锋侍卫

    官名。清代前锋营职官。顺治元年(1644)定前锋营编制时称“噶布什贤侍卫”,十七年,定汉名为前锋侍卫。位于前锋参领之下。共八人,左、右翼各四人。初制正五品,乾隆元年(1736)升正四品。掌分辖营众,以

  • 内臣

    ①指臣僚。亦指属下诸侯。《左传·僖公七年》:“我以郑为内臣,君亦无所不利焉。”杜预注:“以郑事齐,如封内臣。”②宫廷之近臣。韩愈《顺宗实录一》:“二十余日,中外不通,两宫安否,朝臣咸忧惧,莫知所为。虽

  • 大魁

    科场称谓。指殿试第一名,即状元。《老学庵笔记》卷九:“四方举人集京师,当入见,而宋公姓名偶为众人之首……然其后卒为大魁。”后以中状元者为“大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