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刻科
官署名。金代属司天台,掌漏刻(计时器),设二十五人。明清为钦天监所属机构。掌调壶漏,报时报更;遇祭祀、朝会、营建等,则择选吉日。设五官挈壶正、五官司晨、博士、天文生、阴阳生等,分掌各事。
官署名。金代属司天台,掌漏刻(计时器),设二十五人。明清为钦天监所属机构。掌调壶漏,报时报更;遇祭祀、朝会、营建等,则择选吉日。设五官挈壶正、五官司晨、博士、天文生、阴阳生等,分掌各事。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置。治兴州(后改沔州,治今略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留坝、略阳、凤县等县以西,甘肃岷县、礼县、两当等县以南和四川青川、平武以北等县地。此后屡有分合。蒙古中统元年(126
官署名。辽五京均设警巡院,管理民政。金诸京亦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在大都置警巡院,领民事及供需。至大三年(1310),改原警巡院为左、右警巡院,秩正六品,隶大都路都总管府。置达鲁花赤、警巡使
唐初西南族群之一。以居松州(今四川松潘)边外而得名。泛指居于今四川盐源以南至云南洱海地区的各族,其中主要有河蛮(即西洱河蛮)。贞观中,太宗为通天竺道,应巂州都督刘伯英疏请,发兵破之,署其首领蒙和为县令
军用哨所。以江竹或榆柳条编,如穹庐状,外涂石灰,有门有窍,中容一人,以为候望。每敌楼战棚上五间置一所,于两旁施木拒马、篦篱笆,隐人于下,持泥浆、麻搭以备敌火攻。
一作狐父城。在今安徽砀山县南。曹参击秦将司马欣军砀东,破之,取狐父,即此。
西汉元封三年(前108)置。治今朝鲜咸兴市。为玄菟郡治。始元五年(前82)后属乐浪郡。东汉建武六年(30)废。
官名。清代知府之佐官,属同知之一种。江苏省江宁府、安徽省安庆府及江西省九江府设,各一人。专管江防事务。
书名。清钱坫撰,徐松集释。十六卷。为校补《汉书·地理志》之作。钱氏是书成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其内容为:考故城、考水道、考山经、尊时制、正字音、改误刊、破谬悠、阙疑閟。凡《水经注》、《括地志》、
官署名。清末典礼院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设。掌筵宴、祭品事项,稽核典礼应用酒醴、牲牢、庶羞等。置署长一人及佥事、录事等。
公元前206年项羽置。《史记·高祖本纪》:秦亡,“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九郡为泗水、东海、南阳、薛郡、东郡、砀郡、陈郡、鄣郡、会稽,前202年为汉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