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
又称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跨越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竣工,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万安桥记》云:“酾水为四十七道(桥孔),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上原有扶栏、石狮、石亭、石塔等建筑,历经变迁,多已废毁。1932年在桥上添建了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面,自此原貌尽失。
又称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跨越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竣工,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万安桥记》云:“酾水为四十七道(桥孔),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上原有扶栏、石狮、石亭、石塔等建筑,历经变迁,多已废毁。1932年在桥上添建了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面,自此原貌尽失。
1886—1944湖南衡阳人,原名时俊,字一雁。早年入湖北新军,任副目。后退伍。清宣统三年(1911)参加文学社,任《大江报》主笔,宣传革命,被逮下狱。武昌起义爆发后获释,任汉口军政分府参谋。“二次革
书名。撰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列于兵阴阳家。《玉海·兵制篇》有《神农兵法》一篇,云“《晁错传》神农之教曰:‘石城汤池,亡粟弗能守’,疑即引《神农兵法》。”书久佚。
①官名。(1)《周礼》秋官属官,设中士二人,下士十二人。掌管理使役奴隶刑徒,捕治盗贼,负责王宫及郊野馆舍的治安。西魏、北周仿《周礼》置,隶秋官府。以司隶下大夫、小司隶上士为正副长官。(2)西汉大司空属
1854—1907全名伊希丹金旺吉拉。清末内蒙古察哈尔镶白旗(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人。蒙古族。出身于官僚家庭,七岁入鄂尔多斯公尼庙为活佛。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兼通蒙、藏文,开始写诗。不久回籍,
即“达鲁罕伯克”。
春秋末鲁国(一说吴国)人,名泽,字子季,一说字子秀。孔子学生。
一作歌丧,或作跳廪(跳流罗)。古代巴人丧仪的一种遗存。相传廪君逝化白虎,其后裔击鼓歌唱以祭,相沿成习。自隋至清,巴人凡有死者,多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且歌且舞。歌词说死者
西晋济南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人,字延世。博学洽闻,从受业者数千人。武帝时,五辟公府,三征博士,皆不就。安贫乐道,潜心著述,不出门庭数十年。以《春秋》一经而三家殊途,是非纷然,乃思三家之异,合而通之。
?—410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敬祖。桓冲次子。初以父功封宜阳县开国侯,累迁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元兴初,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拜尚书令。桓玄篡位,领扬州刺史,封新
散官名号。金为宦官第十五阶,正七品下。元为第八阶,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