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则
唐亳州永城(今属河南)人,字少连。早以辞学知名。咸亨中,授洹水尉。武后临朝,除右补阙,上疏请绝告密罗织之徒,武后善其言。长安三年(703),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以用人为先,不省细务。时张易之兄弟诬构魏元忠、张说,无敢言者,他独抗表申理,乃得减死。后为宗楚客等所诬,贬庐州刺史。卒于家。著有《十代兴亡论》十卷,已佚,《全唐文》存文十四篇。
唐亳州永城(今属河南)人,字少连。早以辞学知名。咸亨中,授洹水尉。武后临朝,除右补阙,上疏请绝告密罗织之徒,武后善其言。长安三年(703),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以用人为先,不省细务。时张易之兄弟诬构魏元忠、张说,无敢言者,他独抗表申理,乃得减死。后为宗楚客等所诬,贬庐州刺史。卒于家。著有《十代兴亡论》十卷,已佚,《全唐文》存文十四篇。
书名。一名《石渠余记》。清王庆云著。六卷。记清代开国至道光朝典章制度沿革。计有官制、兵制、科举、会计、钱制、漕运、田赋、河工、屯垦、矿政、盐法、关税、边外互市、英人入贡等八十七篇。于《清会典》、《清文
古河名。始见于《隋书·西戎传》。《大唐西域记》作叶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叶叶河。即今之锡尔河上流纳伦河,隋唐时称真珠河,亦称质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下流锡尔河,经哈萨克斯坦境内注入咸海。
284—345晋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字道明。魏司空诸葛诞之孙。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西晋末渡江,与荀闿、蔡谟皆字道明,号为“中兴三明”。安东将军司马睿以为主簿,迁江宁令。讨周馥有功,
清末豫西人民的反清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河南洛阳东关下园菜农南大定等组织在园会(又称小刀会、大刀会,对内称复汉军),接受同盟会领导,开展反对增加田赋斗争,逐渐扩展到附近各县。首领称“大哥”,会
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改客省副使置,为武臣阶官,后定为从七品。
书名。亦称《华严法界义海》。唐法藏著。一卷。因将“十玄门”中每一门又分为十门,阐发华严宗教义,故名。提出世间万法为“一真法界”之映象。认为其所体现之“事”与“理”,“圆融无碍”互相依存和补充。为华严宗
船名。古代优秀木船船型之一。原造于福建,浙江、广东一带亦制造和采用。特征为高大如楼,底尖面阔,艏尖艉方,艏艉高昂。尖艏尖底利于破浪,同时底尖吃水深,稳定性好,又易于转舵改变航向,适宜远洋航行,可行驶于
新莽末年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惠孟。隗嚣割据河西时,任大将军。劝说嚣北收西河、上郡,东收三辅,据函谷关自守。旋率兵侵三辅,为东汉大将冯异等击败。建武八年(32)光武帝率诸将西征,乃入蜀求救,与汉
十六国时平原(治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字宜宏。西晋末先依幽州刺史王浚,后投鲜卑段氏,皆以为不足托,遂归慕容廆,任主簿。廆称燕王,以为右长史。慕容皝十二年(345),记室参军封裕上疏劾其阿媚取容,不忠之甚
清代官缺补授方法之一。凡京官司员、外官道府以下定为调缺官员,皆准各衙门保送,或本部门调补。由各该主管官员引见补授。如户部三库、工部二库郎中、员外郎等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