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澄
日本天台宗创始者。或称叡山大师、根本大师、山家大师。近江国滋贺郡人,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十二岁时于近江国分寺出家。贞元二十年(804,桓武延历二十三年)与空海等为学问僧,随遣唐使藤原葛野麿使舶入唐。曾登天台山,从道邃、行满学天台宗经典,又于越州龙兴寺从顺晓学密宗经典,于禅林寺就翛然学禅法。次年归国。带回大批佛教典籍及佛画、佛具。元和元年(806,大同元年)上表请于日本增设天台宗,在比叡山设戒坛院,未果而卒。后追谥传教大师。著有《显戒论》、《法华秀句》等。
日本天台宗创始者。或称叡山大师、根本大师、山家大师。近江国滋贺郡人,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十二岁时于近江国分寺出家。贞元二十年(804,桓武延历二十三年)与空海等为学问僧,随遣唐使藤原葛野麿使舶入唐。曾登天台山,从道邃、行满学天台宗经典,又于越州龙兴寺从顺晓学密宗经典,于禅林寺就翛然学禅法。次年归国。带回大批佛教典籍及佛画、佛具。元和元年(806,大同元年)上表请于日本增设天台宗,在比叡山设戒坛院,未果而卒。后追谥传教大师。著有《显戒论》、《法华秀句》等。
79—105即刘肇。东汉皇帝。公元88—105年在位。章帝子。即位时年十岁,窦太后临朝,后兄窦宪等专政。永元四年(92),与宦官郑众定计捕杀窦氏及其党羽后亲政。屡派兵征伐匈奴、羌及西域诸国,并发布减免
书名。南宋龚颐正撰。一卷。起熙宁元年(1068),止绍熙五年(1194),以续司马光《稽古录》,而叙述繁杂。其记绍熙末定策立宁宗事,归功于韩侂胄。庆元初上之。侂胄败,有诏毁板,其书不传。
又称古公、公亶父、太王。周先王。周文王之祖父。早年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后为避狄人侵扰,南迁周原(今陕西岐山、扶风间),发展农耕,建设宫室都邑,人民皆乐从迁居。周武王伐纣灭商后追称太王。
又译乞失力、乞失里黑。蒙古斡刺纳儿氏。与其弟把带同为克烈部汪罕属下也客扯连的牧马人,二人得悉克烈部偷袭成吉思汗的密谋,急告成吉思汗。汪罕灭后,成吉思汗赏赐给他克烈部汪豁真人,子孙世袭答刺罕。蒙古建国,
即“暴鸢”。
①唐天宝中分怀戎县置。治今北京市延庆县。属妫州。不久废入怀戎县。②金明昌六年(1195)改怀来县置。治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怀来镇。属德兴府。元复名怀来县。
①官署名。隋唐行台省所属机构。掌仓廪、园圃、柴炭、刍藁、运漕等事。隋设监一人,副监一人,丞六人,录事二人。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亦置,设监一人,丞四人。②官名。隋代行台省农圃监长官,视正八品。唐初陕东
?—1862又作张羔友。清福建漳州人,客居广西荔浦。咸丰四年(1854)起事反清。后联合其他义军攻占荔浦、修仁、永安等州县,势力遍及平乐、桂林、浔州三府。六年夏,响应进攻柳州的大成军,占榴江、鹿寨等地
?—前604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608—前604年在位。名和。秦康公之子,继康公即位。曾与晋国相攻伐,互有胜负。
***战争中的战役。清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五至十二日(1842.7.12—19),英国舰船五十六艘陆续驶抵镇江江面,准备攻城。参赞大臣齐慎、湖北提督刘允孝率部守城外各地,副都统海龄率驻防旗兵千人与青州兵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