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忠峒土司

忠峒土司

土司名。明洪武四年(1371),当地首领田蛮王归附,永乐四年(1406)置安抚司,清初改为土司。治今湖北宣恩东南。居民主要为土家族。雍正十三年(1735)改流。

猜你喜欢

  • 马印

    烙于马身上之印记。《北史·魏孝文帝纪》:延兴二年(472)“五月丁巳,诏军警给玺印传符,次给马印”。唐制,一般以小官字印印马驹右膊,以年辰印印右髀,以监名依左右厢印印尾侧。诸王公主以本号为印文,印于马

  • 西周初封国。姬姓。其地主要有二说:一说因其遗物《宜侯矢簋》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县(今市)烟墩山,故以为宜由虞改封,虞即吴宜可能就在今丹徒或其附近地区。一说以为周初淮河流域为戎夷所居,周不可能在丹徒

  • 闲止书堂集钞

    书名。清陈梦雷撰。二卷。书成于康熙年间。是书以“绝交书”和“告都城隍文”最为著名,系清初陈、李(光地) 一案中之罕见史料。他如作者在谪戍尚阳堡时的赋、书、传、序、杂文、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书门类清

  • 部郡国从事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后汉书·百官志》司隶校尉所属有从事史十二人。本注曰:“其余部郡国从事,每郡国各一人,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如收系郡国属吏,以至奏免守相,按杀令长。秩百石。州刺史(州牧

  • 朱守仁

    元末明初徐州(今属江苏)人,字元夫。元末为枢密同知,守舒城。后降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官至工部尚书,奉命察访山东官吏。改北平(今北京)行省参政,因馈饷不继贬官。历任苍梧知县、高唐知州、四川布政使

  • 小守庙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守庙司次官,佐守庙中大夫掌宗庙的守卫和日常清扫,其下设小守庙上士、小守庙下士。北周武帝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为守庙司长官,称守庙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中大

  • 赵复

    宋末元初德安(治今湖北安陆)人,字仁甫。乡贡进士。学者称江汉先生。私淑朱学。为人耿介。端平二年(1235),蒙古军南渡攻宋,于德安被俘,时值杨惟中、姚枢奉忽必烈命搜求儒、道、释、医、卜、士,即以儒生被

  • 笔帖式

    官名。满语意为办理文书、文件之人。后金天聪五年(1631)设六部时由巴克什改称。为清代中央各部院衙门、内务府、地方督抚衙门以及八旗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衙门内掌管翻译、缮写满汉文书之低级官员,通过考除

  • 前蜀书

    书名。一作《蜀书》。五代后蜀李昊撰。二十卷,一作四十卷。记述五代前蜀王建父子事。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 司马翦

    战国时楚国大臣。楚怀王十四年(前315),西周武公(或说为东周武公)之太子死,武公有五个庶子,皆爱之,又无嫡子可立,他建议楚怀王扶助公子咎(一作公子右)为太子。后周果立公子咎为太子。见《战国策·东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