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归并卫所地

归并卫所地

明末清初为卫所管辖之地,清代归为民田者。主要分布于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甘肃、四川、广东、云南、贵州等省。直隶每亩科银七毫二丝至七分九厘三毫不等、米八合九勺七抄至九升七合二抄不等、豆四合三勺八抄至三升六合不等、草一分(十分为一束)九厘二毫至四分一厘七毫。他省亩征银、粮、豆、草标准各不相同。

猜你喜欢

  •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

    唐代西州墓地。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约40公里处,从高昌故城东北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近2公里。墓群分成两块,哈拉和卓村东为哈拉和卓墓群,村西向南为阿斯塔那墓群。阿斯塔那为古代维吾尔语,意

  • 徒单合喜

    ?—1171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人。皇统二年(1142),为陇州防御使,先后与宋兵战于高陵、秦州、凤翔、饶风关。历任平凉、临洮、延安三府尹、元帅左都监、陕西统军使兼河中府尹、西蜀道兵马都统。世宗即位

  • 象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西汉元凤五年(前76)废。《汉书·地理志》:“日南郡,故秦象郡。”《水经·温水注》:“寿泠水自(区粟)城南,东与卢容水合,东注郎究,究水所积下潭为湖,谓之狼湖。浦口有秦时

  • 田腴

    北宋安邱(今山东安丘)人,字诚伯。张载学生。曾任太学正。不喜佛学,力诋轮回之学。反对只专经书,不治子、史的观点,主张“博学详说,然后反约”。

  • 杨恭懿

    1225—1294元奉元高陵(今属陕西)人,字元甫。幼读《易》、《礼》、《春秋》诸书,后得朱熹《四书集注》研读。至元十一年(1274)召入大都,不久辞归。十六年以修《授时历》召,与郭守敬、王恂、许衡等

  • 即陬。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参见“陬”。

  • 鱼朝恩

    722—770唐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州)人。宦官。肃宗时,常令监军事。乾元元年(758),九节度讨安庆绪于相州,不立统帅,以其为观军容使。次年,致九节度使兵俱溃。代宗时,任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专典神策

  • 六辅渠

    又名辅渠、六渠。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由左内史兒宽开凿,共有六条,用以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一说在郑国渠北,以冶峪、清峪、浊峪诸小河为水源。唐元和时尚有留存。

  • 监察御史

    官名。亦称监察侍御史,简称御史、侍御。秦、汉时已有监御史、监郡御史,东晋、北朝有检校御史,皆掌出巡郡县,监察地方行政。隋初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置十二员,掌出使巡察州县,从八品上,隶御史台;大业三年(

  • 匈奴河

    一作匈河或匈河水。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之拜达里格河。《史记·匈奴列传》: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从骠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奴河水,皆不见匈奴一人而还”,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