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府
金升渭州置。治平凉县(今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和宁夏泾源等市、县地。属凤翔路。元属巩昌都总帅府。明辖境扩大,东至今甘肃泾川、镇原等县,西至庄浪、静宁等县,南达灵台县,北有宁夏海原和同心二县以南地区。属陕西布政司。清乾隆间东境分出泾州,同治间北境分出固原州为直隶州,辖境缩小,仅有今平凉、静宁、华亭及宁夏隆德等市、县地。1913年废。
金升渭州置。治平凉县(今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和宁夏泾源等市、县地。属凤翔路。元属巩昌都总帅府。明辖境扩大,东至今甘肃泾川、镇原等县,西至庄浪、静宁等县,南达灵台县,北有宁夏海原和同心二县以南地区。属陕西布政司。清乾隆间东境分出泾州,同治间北境分出固原州为直隶州,辖境缩小,仅有今平凉、静宁、华亭及宁夏隆德等市、县地。1913年废。
法典名。五代后梁开平时,大理卿李保殷撰。十二卷。已佚。
清安徽巢县(今巢湖)人。太平天国李秀成部将。随李秀成转战苏、皖各地。咸丰十年(1860)封朗天安,驻守安徽广德。次年,随军取余杭,升郎天义、朝将。同治元年(1862)战于上海、松江等地,封听王。次年驻
北周建德元年(572)置。治今甘肃平凉市(隋曾移泾河北岸)。属长城郡。隋属平凉郡,唐属原州。广德元年(763)地入吐蕃。贞元四年(788)复置。元和四年(809)为行渭州治。广明元年(880)又入吐蕃
即“北户录”。
?—410柔然政权建立者。晋太元十六年(391)父缊纥提为拓跋珪击破,被徙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十九年弃父西逃,投奔伯父匹候跋。后杀匹候跋,北渡大漠。北魏天兴五年(402),并高车、匈奴余部,统
宋人。官左朝请大夫。宣和中,以唐刘存《事始》、后蜀冯鉴《续事始》疏略,著《事原》三十卷。又著有《历代帝王年运铨要》。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所置六护军府之一。职掌、设官同右二护军府。
官名。大理寺次官。北齐始置,一员,四品。隋沿置,正四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以后加一员,改从三品,寻废。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复置一员,中宗神龙元年(705)加一员,从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
清同治七年(1868)台湾府打鼓(今高雄)英国传教士强行传教,激起公愤,兵勇和民众群集焚毁英法教堂,毙、伤教徒各一人。时值英商在台湾收购樟脑,私运出口,被地方官吏查获。事发后,英驻华公使一面要求总理衙
高昌都城遗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47公里处。北依火焰山,南凭大漠,源自天山的木头沟水绕流城下。城分三重,外城方形,内城居外城中部,宫城居北,尚存建筑台基多处。外城西南角有大型寺院遗迹,占地1万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