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金司
官署名。又称山阴司。辽代置。在金山北,以阴山产金,故名。西京诸司之一,为控制西夏而设。后改为统军司,长官为统军使。属北面边防官。
官署名。又称山阴司。辽代置。在金山北,以阴山产金,故名。西京诸司之一,为控制西夏而设。后改为统军司,长官为统军使。属北面边防官。
即“祝融”。
西汉武帝分武威郡置。取“张国臂掖”(应劭语)为名。 治得县(今甘肃张掖市西北。晋改名永平县,隋开皇中改酒泉县,大业初又改名张掖县,移治今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高台县以东弱水上游和内蒙
宋、金后称流经今山东境内的北清河为大清河,与其南小清河相对而言。
书名。康继祖编。二册。辑录清廷预备立宪文件而成,凡分谕旨、奏章、立宪原起、万国宪法考、五使行程记、荣膺学位、谊重邦交、钦使回国、廷臣会议、改订官制等十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教育品物公司出版。
地名。在今贵州黎平县西。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洪州司特峒寨苗吴国佐被获于此。
见“郏县之战”。
书名。近人冯自由撰。一册。以编年体记述清王朝被推翻以前二十六年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同盟会等在海内外的组织情况。194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见“广仁城”。
官署名。元代置。世祖至元年间,在济南等地置铁冶提举司,废置不常。至大元年(1308),立济南、莱芜等处采金铁冶都提举司,秩正四品,掌宝成、通和、昆吾、元国、副国五冶,直隶中书省户部。设提举、同提举、副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北极阁创办。任杨锡侯为监督,聘日本人菊池鎌二郎为总教习,松原俊造等人为分科教习。选派中国举、贡、廪、增出身之教习五十人,分授修身、历史、地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