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又称“策试”。始于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办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如宋元明清的殿试,即考试策问一道,由省(会)试合格的士人当场笔答,以决定最后的录取及名次。这类策试一般在殿廷举行,故俗称“金殿对策”。
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又称“策试”。始于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办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如宋元明清的殿试,即考试策问一道,由省(会)试合格的士人当场笔答,以决定最后的录取及名次。这类策试一般在殿廷举行,故俗称“金殿对策”。
地名。约在今四川平武、松潘县境。明万历十三年(1585)松潘杨柳番侵此。
1636—1680清汉军镶蓝旗人,字德符,号白岩。平南王尚可喜长子。初佐平南王军事,以凌虐藩属,不为可喜所爱,不令袭封。康熙十五年(1676),乘可喜病剧,叛应吴三桂,授招讨大将军,封辅德亲王。次年,
官名。东汉置。秩六百石。隶羽林中郎将。主羽林右骑,有丞一人。职掌宿卫宫禁,护从皇帝。
即“真臣邦君公”。
清章学诚的史学命题。隋末唐初王通、陆鲁望,元刘因,明王守仁、李贽,清傅山、袁枚等人,都有“经即史”说,但只涉及六经中的一部分,且多从体裁言之。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易教》、《经解》等篇,系统而明确提
河堤名。又名漳河堤。在唐河北道洺州鸡泽(今河北鸡泽南)东二十里。时漳水在县境与洺水合流东北注。永徽五年(654)筑堤,高一丈,长二十五里,防漳水、洺水漫溢。
①一作。西周封国。姜姓,男爵。周武王封伯夷之后文叔于此。在今河南许昌县东。《春秋》隐公十一年(前712):“公及齐侯、郑伯入许”,即此。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前576年迁叶(今河南叶
?—1847清陕西潼关人,字兰沚。嘉庆进士。嘉庆二十二年(1817)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执法明允,数从大臣谳狱黑龙江、奉天、江南、山东。道光十二年(1832)出为直隶大顺广道。累迁福建按察使、署山西
清代官服之一。满语称“额伦代”。即行褂,长只到股,袖只到肘,行军或旅行,主要为骑马时穿于袍服之外。王公大臣至于官吏、庶民,皆可用之。乾隆中,傅恒征金川归,喜其便捷,名之“得胜褂”,民间争效服之。唯黄马
?—369十六国时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字士秋。阳耽子。前燕主慕容廆时任平州别驾。慕容皝时位至司隶校尉,参谋帷幄。慕容儁时拜尚书令、司空,辅佐儁进图中原。慕容暐即位,拜太尉。历事四朝,年耆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