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天全六番招讨司

天全六番招讨司

土司名。明洪武六年(1373)并元代六番招讨司(原碉门宣抚司改置),天全招讨司(碉门宣抚司分置,司治今四川天全县始阳镇)而成,隶四川都司,以高英为招讨使。三十一年招讨使高敬严练马卒千人,教以战阵,求守边境,遂更此司为武职。其地产茶,年办乌茶五万斤,宣德五年(1430)改办芽茶二千二百斤。招讨使高敬让曾以罪下狱死,高继恩夹带私茶坐罪,高文林亦因起兵被杀。明末张献忠曾铸金印赐土司,六番副使拒战败死。此司系三十六番出入孔道,地位颇重要。清顺治九年(1652)正使高一柱、副使李常投诚袭职,平吴三桂有功,均加都督佥事。雍正六年(1728)因贪残不法被改土归流。

猜你喜欢

  • 削鼻、珐琅党

    明末清初江南溧阳(今属江苏)等地农民起义军。以泥土和颜色涂抹面部,故名削鼻、珐琅党。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陷南京,佃农潘茂、潘珍、钱国华、杨麻子等率众抗清,以长荡湖为根据地,曾四次进攻县城。

  • 建宁郡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改益州郡置。治味县(今云南曲靖市),庲降都督治此。辖境约当今云南南盘江流域以西,金沙江(今四川会理、会东二县以南一段)以南,双柏县、哀牢山以东和新平、华宁二县以北地区。属益州

  • 车克

    ?—1671清满洲镶白旗人,瓜尔佳氏。太宗时屡从征伐。入关后,历户部侍郎、尚书,列议政大臣,主张“裕赋源”,“培邦本”。顺治十二年(1655)擢秘书院大学士,以精敏练达,仍管户部尚书事。十八年改吏部尚

  • 中俄科塔界约

    又称《科布多界约》、《科布多界志》或《喀巴河上定约》。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界约,系《中俄伊犁条约》的子约之一。光绪九年七月十日(1883.8.12),由伊犁参赞大臣升泰、科布多帮办大臣额尔庆额与沙俄代

  • 郊社局

    官署名。唐代于两京置。北宋嘉祐元年(1056),置于东京,掌四郊及社稷坛壝之事,隶太常寺。有郊社局令一员。

  • 辽史

    书名。(1)金萧永祺撰,移剌子敬同修。七十五卷。记辽一代史事。纪传体。计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十卷。皇统八年(1148),书成上进。已佚。(2)金陈大任撰。金章宗时,以萧永祺《辽史》未善,命参知政事移

  • 蔡河锁

    官署名。五代藩镇多私置河锁,以所征之利为津渡之资。北宋初,陈州城北有蔡河锁,太平兴国三年(978)罢。大中祥符八年(1015),又于京城蔡河上下游置上、下二锁,属提点仓场所,掌征收蔡河中舟船通行税。元

  • 温造

    766—835唐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字简舆。温大雅五世孙。性刚激,不避权贵。初隐居不仕。后为徐州节度使参谋,往说幽州节度使刘济归朝。长庆元年(821),累迁起居舍人,充镇州四面诸军宣慰使,使幽州刘

  • 桂阳县

    ①西汉置。因处桂山之南得名。治今广东连州市。自汉至南朝陈历属桂阳郡、始兴郡、阳山郡。隋为熙平郡治,唐、宋为连州治。元至元十九年(1282)升为桂阳州。②本郴义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太宗赵光

  • 五城饭厂

    清代京师赈济贫民机构。顺治九年(1652)始设,于京师内划分五区,各设一厂,每厂日给米二石、作饭银一两,煮粥供贫民之食。每年十一月始,至次年三月底停赈。康熙二十九年(1690),又增五厂,遣满、汉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