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司马迁

司马迁

前145或前135—?

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字子长。少年时随父司马谈读书,并从董仲舒受学《春秋》,向孔安国问疑《尚书》。二十岁出游,历经长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黄河等流域(今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沿途考察名胜古迹,访问历史遗事,调查社会风俗。后为郎中,曾随汉武帝出巡西北诸郡县(今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元鼎六年(前111),奉命出使西南(今四川、云南)。元封元年(前110),父死,遗嘱继志著史。三年,任太史令,阅读皇室所藏典籍,开始搜集史料。太初元年(前104),倡议并主持改革历法工作,与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典星射姓、治历邓平、方士唐都、落下闳等数十人,共同制订了以正月为岁首的新历,名为“太初历”。此后即着手著史。天汉三年(前98),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入狱,受腐刑。太始元年(前96)出狱,任中书令。受刑之后,忍辱发愤,艰苦撰述。根据《尚书》、《春秋》、《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史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官府所藏的典籍档案,以及亲身考察访问得来的资料,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体例为以后著史者所遵循。卒后,《史记》藏于家,至汉宣帝时,始由其外孙杨恽公布于世。王莽时,求封其后裔为“史通子”。除《史记》外,其著作存于今者尚有《报任安书》、《素王妙论》、《悲士不遇赋》。

司马迁

猜你喜欢

  • 功曹史

    官名。汉代郡县官府所属功曹之长,亦称功曹、主吏。主选署功劳、职掌吏员赏罚任免事宜。由守、相委任,职统诸曹,在诸曹掾史中地位最高,甚至权逾郡丞、长史。三国时郡及晋代不开府将军、太子二傅、特进、郡县置。南

  • 保马

    即保甲养马。宋神宗时,规定河北、河东、陕西五路及开封府界诸县保甲养马,户一匹,物力高而自愿者二匹,给以官马,或官给钱自买。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三等以上户十户为一保,四等以下户十户为一社。保户马病死,

  • 毛澄

    1461—1523明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字宪清,号白斋,晚号三江。弘治进士。授修撰,与修《会典》。正德十 二 年(1517)官至礼部尚书。世宗即位,以议大礼忤帝意,嘉靖二年(1523)致仕归,途中

  • 东宫直阁

    官名。南朝齐、梁置,隶太子左、右卫率,为东宫侍从武官。北齐亦置。

  • 火筛

    明时鞑靼部长。弘治时,与小王子部最强,所辖有满官嗔部八营等。弘治十三年(1500),率部进入河套,侵扰陕西、大同、宣府(治今河北宣化)、榆林等处,为明北边大患。正德初,协助达延汗征讨右翼蒙古,后互相仇

  • 可沓振

    南北朝时吐谷浑王。梁大同元年(535)继立,梁封之为河南王。后即为夸吕所替代。

  • 四大部洲

    梵文Ca turdvipa的意译。简称四洲。佛教名词。佛教采用古印度神话云人类所居之地。认为人类居于须弥山四方咸海的四洲之上,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 ①官名。掌治狱。李通理、吏。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李假借为理,实为吏。”《管子·大匡》:“国子为李。”戴望注:“李,狱官也。”《汉书·胡建传》:“黄帝李法。”颜师古注:“李者,法官之号也,总主征伐

  • 正参军

    官名。晋制,诸公府置诸曹参军,又有正参军、行参军、兼行参军及长兼行参军等员。除拜者为正参军。诸府参军皆七品。南朝齐时,局曹以上十二曹,署正参军各一人。梁、陈、北魏、北齐沿袭,均有正、行参军。

  • 高僧传

    书名。一名《梁高僧传》。南朝梁慧(惠)皎撰。类传体史书。计分译经三卷,义解五卷,神异二卷,习禅、明律一卷,亡身、诵经一卷,兴福、经师、唱导一卷,共十门十三卷。每一门类,系以评论,连同附录(序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