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聃
即“晋穆帝”。
即“晋穆帝”。
官署名。宋代置,掌抽算竹木、蒲苇,制造帘箔,以供内外之用。隶将作监。设监官二人,以京朝官充任。
官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军制,两标(团)为一协(旅),协置统领,亦称协统。
①即“渑水”。②即今金沙江。《汉书·地理志》越巂郡遂久县:“绳水出徼外,东至僰道入江。”③《山海经·北山经》:“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按河即汉代滱水,绳水即《水经·圣水注》圣水,上游为今
857—922唐末五代时振武(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南)人,本姓孙,名重进。初为岚州军校。后归李克用,赐姓名,为养子,从入内地镇压黄巢起义军,为义儿军使。李存勗时,因战功擢官至蕃汉马步副总管,兼领振武节
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掌在京官吏俸禄、文移、勘合等。设判录一人,正七品;副判二人,从七品。后改判录为司正,副判为左、右司副。十八年罢。
明代税课之一。福建海澄为充实军饷而对海外贸易船只与货物所征之税。始于万历三年(1575),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两。除引税外,又有*水饷、*陆饷和*加增饷。次年,岁额逾万金。十一年所征二万
1645—1704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一说浙江余姚(今慈溪)人,字澹人,号江村。初以监生充书写序班。康熙十五年(1676)入值南书房,书写密谕。十九年特授翰林院额外侍讲。二十六年晋少詹事。二十八年
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城县置。属瀛州,大业初属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大业十三年(617)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称长乐王,次年定都于此。唐先后属瀛州、深州。宋属河间府。金为献州治。明洪武初废入献州。
商代晚期青铜器群。1957年以来先后于山西石楼县下庄峁、二郎坡、后兰家沟、桃花庄、义牒、会坪、萧家塌、南沟村、褚家峪、曹家垣等地发现青铜器多件。主要有鼎、甗、簋、斝、觚、觥、卣、盘、壶、匕、锋形器等,
即“朱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