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史通通释

史通通释

书名。清浦起龙撰。二十卷。唐刘知几撰《史通》,明以来即有学者为之注释,如明李维桢《史通评释》、王惟俭《史通训故》及清黄叔琳《史通训故补》。浦氏吸取三家之长,订讹补遗。在贯通全书之基础上,析理释义,考辞定名,而不任意揣测,炫博贪奇,较为平实;校正失、违、淆、错,亦能广参群籍,尽绎全文而后加以刊定。但亦有臆改古书文字,不够审慎之处。至于句解章评,有乖注书体例,尤为通人所讥。书刊印后,作者又多次挖改。以求放心斋初刊石印本为最佳。

猜你喜欢

  • 佽飞射士

    西汉兵士名称。属佽飞令,屯上林苑中,射飞禽以供宗庙、太官。兼从征伐。宣帝、元帝时均曾征发佽飞射士,会同诸军击西羌。

  • 刘璟

    ?—1402明浙江青田人,字仲璟。刘基次子。自幼读书,通晓经典,尤善谈兵。太祖每岁召见,待如家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任閤门使。二十八年以谷王府长史巡视诸藩。“靖难”兵起,献平燕十六策,未被采用。

  • 把匝剌瓦尔密

    ?—1382元世祖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后裔。封梁王,顺帝时守云南。元亡,仍奉元正朔,遣使至塞外元帝行在,执臣节如故。明洪武二年(1369),明玉珍由蜀遣兵来攻,走营金马山。次年,以大理兵击败明玉珍军。五

  • 良民会

    清广西南宁豪强创立的秘密会社。嘉庆十九年(1814)四月,南宁府土忠州已革生员吴中聘等借告状为由,结会敛钱。凡出钱入会者,即认为良民,否则即诬为匪,故名。

  • 河阳三城

    ①北魏、东魏时筑于黄河孟津两岸和河中洲上的三城,因皆在河阳县(今河南孟州市西)境内,故名。一、北中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筑于今孟州市南黄河北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领兵戍守,因名。北齐于此置行

  • 保要镇

    唐代北边七镇之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境。《资治通鉴》:唐会昌元年(841)雄武军吏吴仲舒至京师,言于宰相李德裕曰:“幽州粮食皆在妫州及北边七镇。”保要镇为其一。

  • 钟(鍾)嵘

    ?—518南朝梁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字仲伟。齐永明中,为国子生。举本州秀才,起家王国侍郎。出为安国令。梁时官西中郎晋安王萧纲记室。尝品评汉魏以来五言诗,论其优劣,名为《诗评》,即《诗品》,开结

  • 前侍伯中大夫

    官名。北周置。领所统禁军,负侍卫之责。武帝宣政元年(578),苏慈自开府仪同大将军迁此,正五命。

  • 悼齿

    即“淖齿”。

  • 高适

    適)(约701—765唐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字达夫,一字仲武。少浪游,为宋州刺史张九皋荐举,中有道科,授封丘尉。辞官游河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安史之乱时,官左拾遗、谏议大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