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书名。简称《医学广笔记》。明缪希雍撰。四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丁元荐汇集名医缪希雍三十余年所积效方及医案,分类编成《先醒斋笔记》。天启二年(1622),缪氏应弟子庄继光之请,增益群方,并增入伤寒、温病、时疫治法要旨,易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又称《缪仲醇医案》或《医学广笔记》。同年刊。大旨是宗法刘完素和朱震亨两大家,突出地反映了缪氏的临床心得与经验。前三卷分别论述中风、痢、泄泻、虚弱、吐血、妇科、幼科等病证,总结了一些病证的认识规律,如“三阴治法总要”、“吐血三要法”,深为后世所重;卷四选取常用药品,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等十四部,共录四百余种,且分别说明其炮制大法,末附用药凡例。历代刊本颇多。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鄱阳郡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分豫章郡置。治鄱阳县(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古县渡,赤乌八年(245)移治今波阳县)。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西鄱阳湖以东信江、昌江、乐安江流域(婺源县除外)及进贤、都昌等县地。西晋

  • 何皇后

    ?—189东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灵帝皇后。家为屠户,后选入宫,生皇子刘辩,有宠,立为贵人。光和三年(180),进位皇后。辩立为少帝后,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屡阻其兄大将军何进诛宦官之谋,进终因事

  • 西汉会要

    书名。南宋徐天麟撰。七十卷。本书编撰体例模仿王溥的《唐会要》,分类记载西汉一代典章制度。共分“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祥异”、“职官”、“选举”、“民政”、“食货”、“

  • 东周王城遗址

    东周时期周王朝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洛阳洛河与涧河交汇处,汉河南县城遗址在其内,洛阳中州路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其间。自周平王东迁(前770)至周景王卒(前520),凡十二世,皆都于此。周敬王时避王子朝之乱居

  • 和雇

    古代指官府出钱雇工服役。唐以前官府手工业中的劳动者,大多属强制承充,唐代则大部分是服徭役的蕃匠,但也有由官府出资雇用的明资匠、巧儿匠等。玄宗时,又以和雇方式召募建筑工匠达一万三千人之多。其他工役亦有出

  • 札兀惕忽里

    又译察兀惕忽里。金章宗承安元年(1196)封授铁木真的官号。义为群乣统领。忽里,为金朝封授统领数部的首领称号。

  • 宋褧

    元大都(今北京市)人,字显夫。泰定进士。授校书郎。曾为监察御史,累官至翰林直学士。文学与其兄宋本齐名,时称“二宋”。有《燕石集》。

  • 静州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七年(1374)置。治今四川茂县城北郊。长官董姓。正德八年(1513)长官节贵与子节孝围攻茂州城七昼夜,城中乏水,节贵弟车勺乘夜引溪水入城,得解其困。兵备副使吴希由擒杀节贵父子,遂令车勺

  • 汪康年

    1860—1911清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原名灏年,字梁卿、穰卿,号毅伯、恢伯。光绪进士。曾入张之洞幕,后任自强书院编辑、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中日甲午战争后,知非变法不足以图存,拟创设中国公会。光绪

  • 王司舆

    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名文辕,以字行,号黄轝子。习静隐居,励志力行,与王守仁为莫逆交。尝与许半圭、王守仁等于阳明洞中“相对危坐,忘言冥契”。嘉庆《山阴县志》称其“不主陈言”,“每读书,多自得”。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