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隶
即奴婢。参见“僮”。
即奴婢。参见“僮”。
用木料横直相间,层层挑出以承托梁身、增大桥跨度的桥。计有三种形式,一是单向伸臂式,两岸木梁一端压重,另一端层层向河心叠涩挑出,再在伸臂端架上简支木梁。最初者见《水经注》所载吐谷浑之“河厉”和黄河、洮水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统掌各乡事务,下设小乡伯下大夫、小乡伯上士、小乡伯中士等佐其职,领诸乡大夫下大夫、州长上士等官属。北周建德二年(573)省,以下大夫为长
?—1908清安徽合肥人,字仰之。初在籍治团练以对抗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隶李鸿章淮军至上海,历迁至守备。五年随李鸿章北上镇压捻军,转战山东、河南等地,擢副将,晋总兵。光绪五年(1879)署浔州
①上公,元老大臣别称。《礼记·王制》:“属于天子之老二人。”郑玄注:“老,谓上公。”②官名。战国秦置。即乡官伍老。《睡虎地秦墓竹简·傅律》:“典、老弗告,貲各一甲。”③老年辞官。《左传·隐公三年》:“
?—1741清汉军镶黄旗人。范文程孙,范承勋子。雍正元年(1723)官马兰峪总兵,监视允禵有功。四年署两江总督。次年推行摊丁入地。八年因伏汛误工获罪革职。十年,起为工部尚书,兼镶黄旗汉军都统、内务府总
北朝时高平(治今宁夏固原)人,字广略。有勇谋。初从尔朱天光,后归宇文泰,被重用。从复弘农、战沙苑、解洛阳围、破河桥,累立战功,赐姓纥干氏,授原州刺史。西魏废帝元年(552),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即“校籍官”。
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君义。初为北魏济州征东府铠曹参军。东魏初,参与修订法律《麟趾格》。河清三年(564),与赵彦深、魏收等制定律令,是为《齐律》。历官度支尚书、南兖州刺史、殿中尚书。明解
即“来阿八赤”。
?—1236又译曲出、阔除、屈术。元太宗第三子。曾被定为汗位继承人。太宗七年(1235)春,率军攻南宋。次年冬,死于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