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詹事

詹事

官名。战国秦为管理太后、王后、太子诸宫庶务的官员。秦、西汉皇太后、皇后、太子宫皆置,秩二千石(一说真二千石),亦有秩中二千石者。皇太后宫所置冠以宫名,称长信詹事,地位在九卿之上,掌宫内大小庶务,景帝时改名少府,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等名目,哀帝时曾置左、右詹事,不久罢。皇后宫所置亦称中少府,掌宫内供御侍奉事务,与大长秋(将行)分领后宫官属,辖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丞,诸中宫宦者皆属之。成帝鸿嘉三年(前18)省并大长秋,哀帝时复置左、右詹事,不久罢。太子宫所置职掌略同,兼掌警卫、刑狱、食邑车马等事,东宫诸辅导侍从顾问宿卫之官隶太子太傅少傅,诸供奉之官如太子率更令、家令、仆、中盾、卫率长、厨长、厩长等则悉隶詹事。东汉省,其属官改隶太子少傅。魏、晋以来唯置于太子宫,故亦称太子詹事。位三品,掌东宫内外庶务,明帝以后久不立太子,遂省,其职由太子太傅、少傅兼摄。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5)因太子二傅皆由诸公兼领,位望崇高,复置詹事,领东宫庶务,后或省或置,惠帝太安(302—303)以后常置。自后太子诸师傅虽以辅导为名,詹事实负辅翊教导太子之责,兼掌东宫一切事务、官属。两晋南北朝东宫地位极重,官属齐备,拟于朝廷,时号宫朝,诸卫率各领其兵,常任征伐,詹事任总宫朝,当时称其职比朝廷之尚书令,领军将军、位权甚重,有时亦参预朝政。其官署称府,属官有太子家令、率更令、仆、门大夫、左右卫率(或增置前、后卫率)、中庶子、中舍人、食官令、庶子、舍人、洗马、屯骑步兵、翊军校尉,冗从仆射、旅贲中郎将、左右积弩将军、殿中将军等。晋、宋三品,梁十四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魏初分置左、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下,后并为一员,二十三年改三品。北齐三品,领东宫三寺及左右卫坊、门下坊、典书坊。北周改置太子宫正宫尹。隋初复置,旋省。唐朝复置为詹事府长官,正三品,掌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位高职闲,多用以安置退罢大臣。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端尹,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天授(690—692)中改名宫尹,中宗神龙元年(705)再复。宋朝初年为闲散之职,止食其俸禄,真宗天禧四年(1020)以后,建储辄置,领本职,多以他官兼任,从三品。时东宫官多阙,或虽设而无职司,詹事职事闲简。辽、金、元为詹事院长官。辽制不详。金从三品,掌东宫内外庶务,隶宫师府,三寺、诸率府亦直属官师府;元置省无常,或置左右詹事、副詹事,或单置詹事,或改名储庆使、储政院使,秩正二品至从一品,掌辅翼皇太子,管理东宫官属,职任较重。明初置左、右副詹事等为东宫官,皆以勋旧大臣兼领,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詹事院,二十五年改院为府,置詹事一员为长官,正三品,掌辅导太子,统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之政,多由尚书、侍郎等官兼任,并带翰林院学士衔。清朝亦为詹事府长官,顺治九年(1652)置,十五年裁,康熙十四年(1675)复置,满、汉各一员,正三品,汉员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初犹有辅导太子之职,康熙(1662—1722)以后不立太子,逐定其职掌为文学侍从,经筵充日讲官,典试提学,编纂图书,与翰林官略同。凡秋审朝审及下十卿翰詹科道合议之事,皆入班参与集议。嘉庆二年(1797)裁,五年复置光绪二十四年(1898)裁,旋复,二十八年废。参见“詹事府”、“詹事院”。


官名。秦汉皆置,宦者,掌皇后、太子家及宫中诸宦者;皇后法驾出,则奉引。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中长秋、私府、永巷、祠祀、食官令长丞。成帝鸿嘉三年省并大长秋。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又改称长乐少府。东汉无詹事,皇后法驾出,则中谒、中宦者职吏权兼詹事奉引,事讫即罢。宦者诛后,尚书选兼职吏一人奉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魏复置,领东宫众务。晋置废不定。南朝宋与晋同,齐置詹事府,领官属,梁陈也置。后魏有太子左右詹事;北齐詹事领东宫诸事,统三寺二坊及左右卫;隋初置詹事;唐置詹事府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少詹事一人,为詹事之副。其后历代多沿置。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詹事》。

猜你喜欢

  • 裁造署令

    官名,金朝置。从六品,掌造龙凤车具、亭帐、铺设诸物,宫中随位床榻、屏风、簾额、绦结等,和陵庙诸物,以及省、台、部内所用物。其佐官有丞,从七品;直长,从八品。见《金史·百官二》。

  • 内侍省押班

    宦官名。宋朝初年内侍省置,位副都知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正六品。辽朝亦置,又有内侍左、右厢押班。

  • 军事委员会

    官署名。民国置,为全国军事最高机关,直属国民政府,掌管国防绥靖事务,决定军事规章制度及军队教育方针,审核军费支配和军实补充,主持军事建设及军队编遣等。设委员长—人、副委员长二人、委员七至九人。参谋总长

  • 部曲

    部和曲都是军队的编制单位名称。详见“部”条2。(1)汉代军队编制单位。汉代将军是统兵的高级将领,将军所统之兵分部(如大将军营分五部)分别由部校尉一人统率,其不置校尉之部,由军司马统率之;部下的编制单位

  • 常秩

    常设之官职。又指官职禄位。《左传·文公六年》: “委之常秩。”

  • 四门馆助教

    见“四门助教”。

  • 奉天府丞

    官名。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置,汉缺,秩正四品。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定府丞兼提督学政,掌盛京、吉林学校的的政令,主管奉天考试之事,按期岁试、科试,考取各地文武生员;并管理盛京宗学、觉罗学、

  • 固山大

    即“固山达”。

  • 马步院

    官署名。五代置于诸州,掌刑狱之事,设马步都虞侯,以牙校充任。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改司寇院。参见“马步司”。五代时州的审判机构之一。《唐六典》卷一记唐代各州司法参军的职务是“掌律令格式,鞫狱定刑”,

  • 武学掌仪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重建武学,置一员,兼任武学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