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行通政院

行通政院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通政院分官四员,前往江南四省整理驿站,又称江南分院。成宗大德七年(1303)罢。

猜你喜欢

  • 万亿广源库

    库名。元置,属户部,掌香药、纸劄诸物。其设官同宝源库。见《元史·百官一·户部》。官库名。元置,属户部。掌香药、纸札诸物。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知事,员额品秩同都提举万亿宝源库。又有提控案牍二员,司吏

  • 三中郎将

    官名,也称中郎三将,秦属郎中令,汉属光禄勋。三中郎将指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光禄勋,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宫殿门户,典谒署郎更直执戟,宿卫门户,考其德

  • 典东彩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三百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彩”。

  • 行人司

    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设行人,正九品,左、右行人,从九品。后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另设行人三百四十五人。二十七年后定均以进士充任,升品秩。掌传旨,册封等事。凡颁行诏敕,册

  • 中下府

    府的等级之一。宋制中下府在辅、望、紧、上、中五等之下,下府之上。参见“望”。

  • 学部咨议

    官名。清末学部之顾问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置。非实缺,无定员。分四等,一等视丞,二等视参议,均由学部奏派,三等视郎中、员外郎,四等视主事,均由学部委派。凡部有重要筹议之事,随时咨询。该官于教

  • 总领措置官田所

    见“提领官田所”。官署名。宋正和元年(公元1111年)置,是出卖官田的临时机构。

  • 佽飞右旅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佽飞中大夫属官,正四命。周武帝平齐后,授乞伏慧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拜此职。官名。北周设置,为佽飞中大夫的佐职。任此职者见《隋书·包伏慧传》:“周武帝平齐,拜佽飞右旅下大夫。”参见“佽

  • 中尉

    官名。①战国赵国置,掌选官举贤。《史记·赵世家》: “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为中尉”。②秦、西汉初统兵武职名称,后遂常置,又称备盗贼中尉。位列九卿,秩中二千石。职掌京城治安执法,管理中央武

  • 县政府第一科

    县政府内部分科之一。国民党政府设置,以科长为主官。掌理公安、教育、地方自治及选举,地方保卫团、禁烟、风俗、宗教、典礼、社会救济、著作出版、保存古物,收发文件等事项。如仅设一科时,则称总务科,第二科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