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舍人

舍人

官名。① 《周礼》地官之属,掌宫内粮食供应之事。《周礼·地官》:“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法掌其出入。”释曰:“舍人总主给米之事”。② 战国、秦时贵戚官僚属员,类似宾客,为主人亲近私属。《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李斯为吕不韦舍人。裴骃集解引文颖曰:“主厩内小吏官名。或曰侍从宾客谓之舍人也。”至汉朝演变为正式职官。太子太傅、少傅属官及皇后、公主属官皆有之。同时,大臣仍有私养舍人者。卫青即有舍人百余人。三国、两晋、南北朝王国、公府、将军府皆设,掌文檄之事。南朝梁公府舍人为流外三品勋位。北魏诸开府舍人位从七品上。又有中书舍人、通事舍人、中书通事舍人、太子舍人等名目。唐朝诸王府、王国、公主邑皆置为属官,员二至四人不等。玄宗时废王府舍人。东宫属官有太子舍人四员,正六品上,掌文书表启,隶右春坊。另有中书舍人、通事舍人、中舍人、起居舍人等官。宋初,中书舍人、起居舍人、通事舍人等通常为寄禄官,不领本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复为职事官。明朝有中书舍人、王府引礼舍人,武臣有带刀舍人。后俗称武臣子弟为舍人。清朝内阁有中书舍人,詹事府有通事舍人。


官名。1、周始置此官,掌官中米粟出入、公平分发等事。见《周礼·地官·舍人》。

2、秦汉时有太子舍人。汉代皇后、公主的属官也有舍人,为亲近左右侍从。

3、魏有中书通事舍人,专掌诏诰呈奏之事。南北朝梁称中书舍人,隋称内书舍人,自宋至明皆称中书舍人,清废。虽历代多沿置,但权不一,多为诏诰专官;宋有此官,但不任职;明代只掌缮写文书。

4、另外,隋有起居舍人,掌记天子言行;唐有通事舍人,掌引纳;宋有閤门宣赞舍人,元有直省舍人,侍从舍人,明有带刀散骑舍人,皆为近侍武职。

5、自战国至汉初,王公贵官的侍从宾客、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参见《文献通考·职官四、职官五》。

猜你喜欢

  • 盐泽长

    官名,汉置。雁门郡沃阳县有盐泽,置长、丞,长为正,丞为佐官。掌管盐泽事务。《汉书·地理志下·雁门郡》:“沃阳,盐泽在京北,有长丞。”

  • 司理院

    官署名。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979)改司寇院置,掌各州刑狱,设司理参军领之。参见“司寇院”。宋代州的审判机构之一,即司理参军的衙门,其前身是五代的马步院,有时以司法参军兼理。大州设有左右司理参军的,

  • 户曹史

    官名。汉朝郡县的佐吏,为户曹的副职,助户曹掾掌民户、礼俗、祠祀、农桑等事。魏、晋多沿置。《后汉书·朱乐何列传·乐恢传》:“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注:“《东观记》京兆尹张恂召恢,署户曹史。”

  • 崇文祭酒

    官名。①十六国前凉置。《晋书·张轨传》: “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② 十六国汉置。《晋书·刘曜载记》,“曜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已下十三已上,神

  • 红旗科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漕标

    清代漕运总督亲辖的军队。统有绿营官兵本标及分防各营,专掌催护粮船事宜。其编制包括本标中、左、右三营,淮安城守营及海州营、盐城水师营、东海水师营。所辖武职官有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官

  • 副总管太监

    清朝太监官职之一。以六品太监充任者为宫殿监副侍衔,敬事房设六人,养心殿内(兼吉祥门) 设一人。以七品太监充任者为执守侍衔,皇太后宫设一人。宦官职名。清置,六品副总管太监官衔为宫殿监副侍,亦有系执守侍衔

  • 北院副承旨

    官名。辽朝北枢密院官员,为都承旨佐贰官。官名,辽朝置,为北枢密院属官,掌佐都承旨应对。见《辽史·百官志一》,参看“北院都承旨”条。

  • 医学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太医院,设于世祖至元九年(1272),掌考较诸路医生课义,试验太医教官,检勘名医撰述文字,辨验药材,领各路医学。置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官署名。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始

  • 命册

    周朝天子册命臣下的文书。未宣读前称命书;既读之后则称命册。《颂鼎铭》:“尹氏受王命书,王乎(呼)史虢生册命颂”,“颂拜稽首受命册,佩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