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学士院
官名。北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始置,以中书舍人及知制诰充任。其后,翰林学士阙,常以他官直学士院。南宋,以翰林学士官高多不除人,而以直学士院代行其职。
官名。宋翰林学士院有学士,他官入院行学士之事,未正式任命者谓之直院。金称翰林直学士,
官名。北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始置,以中书舍人及知制诰充任。其后,翰林学士阙,常以他官直学士院。南宋,以翰林学士官高多不除人,而以直学士院代行其职。
官名。宋翰林学士院有学士,他官入院行学士之事,未正式任命者谓之直院。金称翰林直学士,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掌厩马等事。张掖郡昭武县等及边郡皆置此官。见《居延汉简·释文三》。县分职吏名。汉置,《居延汉简释文》卷三有“厩啬夫千秋里马敞”,又有“昭武厩令史乐成里公乘尹昌”,厩令史与厩啬夫
宫名。金置,属卫尉司。员额八十人,为皇后常侍官的一种。
见“催纲官”。
见“怯薛”。
官署名。明建文(1399—1402)中于各郡王府置,设官一人,掌膳食。永乐(1403—1424)初罢。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见“朝上典官”。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属“肃政厅”,见该条。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三不领民庶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七品。
功臣号。宋制,以赐外臣及中书、枢密院臣僚。参见“功臣号”。
官名。唐置,属采访使。员额一人,掌推鞫狱讼。后改为观察推官。参见“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