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盐课司

盐课司

官署名。明清管理盐场、盐井之机构。掌理产盐事务。明朝于都转运盐使司所属之盐场置。设大使一人为主官,下设副使等官。凡一百五十九处:两淮三十处、两浙三十五处、河间长芦二十四处、山东十九处、福建七处、广东十五处、四川十七处、云南十二处。清初沿置。隶盐运使司或盐法道。设大使一人为主官,下设攒典等吏员。凡一百一十四处: 直隶八处、两浙三十二处、山东八处、四川五处、山西三处、广东十二处、两淮二十三处、云南七处、福建十六处。如批验所与巡检司省置者,则由其兼办。


官署名。明代在各产盐场地置盐课司,掌征收盐税。其长官为大使、副使。见《明史·职官四·都转运盐使司》。

猜你喜欢

  • 四川司员外郎

    官名。即“四川清吏司员外郎”。

  • 左率

    即“太子左卫率”。

  • 左辅相

    官名。西晋时鲜卑拓跋猗卢置。代人卫雄自左将军、云中侯任之。见《魏书·卫操传》。

  • 戎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支司戎部属官,位郎中下。

  • 全营翼长

    即“总理全营事务翼长”。

  • 上军尉

    官名。又称“舆尉”。春秋晋置。大夫爵。晋国军制,上、中、下三军皆设军尉,掌供将、佐的驾车御官及训练士卒。《左传·成公十八年》: “晋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铎遏寇为上军

  • 行在刑部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

  • 祗应司提点

    官名,金朝置。从五品,掌给宫中诸色工作。其下有令,从六品;丞,从七品;直长,正八品;收支库都监、同监。见《金史·百官二》。官名。金置,为祗应司的主官,见“祗应司”。

  • 春秋齐国地方基层单位。负责管理十户。《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民间小吏,掌管十户。《后汉书·百官志》:“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

  • 虞曹少卿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77)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牧、太乐、虞曹、官舆、复育少卿官。”太和十七年定为三品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