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教授

教授

官名。宋朝东宫、大宗正司、诸王宫、府皆置,为皇侄、皇孙讲授经学。国子监所领武学、律学亦置。后或改名博士。又,仁宗庆历四年(1044)令诸州、军、监各立学,置教授训导考核诸生。南宋初罢,旋复置。西夏置于中央及各州诸蕃、汉学,讲授儒学。金朝国子学设四员,正八品; 地方府学、州学、女真府学、女真州学亦置,以进士充任,从九品。元朝诸路、府和上、中州儒学、蒙古学、医学、阴阳学皆置,秩正九品至从九品。中央蒙古国子学设二员,正八品; 太史院、司天监、回回司天监等亦设,从八品至从九品不等。元末朱元璋所置医学提举司设医学教授,正九品。明朝诸府、都司、卫之学皆置,掌教诲训导考核管理生员,初为正九品,后改从九品。衍圣公府及诸王府亦设,从九品。清朝唯设于府学,正七品。


官名。宋代始置学官教授,宋代各王府及各路州学皆置教授,用经术行义教导诸生,并掌课试之事。《宋史·职官七·教授》:“庆历四年,诏诸路州、军、监,各令之学,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自是州郡无不有学。始置教授,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不如规者。”又《宋史·职官五·宗学》:“宗学博士,旧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也。至道元年,太宗将为皇侄等置师傅,执政谓环卫之官非亲王比,当有降,乃以教授为名。咸平初,遂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绍兴四年,始复置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二员。”其后,金、元、明、清府学均置教授;金代州学也置教授。见《历代职官表·第四十六表》。

猜你喜欢

  • 众议员

    北洋政府时期国会众议院设置,即众议院的议员,主要代表人口。第一届国会众议员员额五百九十六人,按行省和地方选出,任期三年,期满全部重选。

  • 男觋

    内职掌名。隋太卜署所属有男觋十六人,掌巫术。

  • 掌冶署丞

    官名。即掌冶丞。官名。隋、唐皆置,为掌冶署副长官,位在令下,正九品上。详“掌冶署令”条。

  • 怀仁尉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新置散职八尉之一,正八品。武散官名。隋炀帝时置,秩正八品。

  • 功次

    官制用语。指官吏升迁的一种标准,即以功绩大小决定升迁官职的次序。《汉书·酷吏传·田广明传》: “以郎为天水司马,功次迁河南都尉。”

  • 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五卫之一。秩正三品,掌汉军万名。置营于永清(今属河北) ,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设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下辖一镇抚所,十行军千户所,左、右屯田千户所及弩军千户所。

  • 殿前左正使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幼主升授李春发等职诏》:“黄期升为天朝九门御林真神殿大学士殿前左正使。”其职司不详,从其上“真神殿大学士”的宗教性加衔和黄期升长期担任宗教官的经历看来,殿前正使可能就是神使的

  • 北王府

    即“北大王院”。官署名。太平天国官爵不分,前期诸王都设置一套大体相同的王府机构,以处理国家政务。北王府设官如下:六部尚书,掌理政务,北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一至六尚书,计三十六人。承宣

  • 高第

    考试成绩优等。汉朝博士弟子、贤良文学皆有高第。博士弟子每年考试,能通一经以上,补文学掌故;其高第则可为郎中。又,官吏考课成绩列为第一亦称高第。《后汉书·邓晨传》:“复拜为中山太守,吏民称之,常为冀州高

  • 圆明园八旗护军营营总

    官名。又称“圆明园营总”,圆明园八旗护军营统兵长官。雍正二年 (1724) 设,额设八人,每旗一人,正三品。掌率营众警夜巡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