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
太平天国选用人才的方式之一。太平军在行军途中和攻取郡县之后,必贴出布告,招揽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送入天京诏书衙量才录用。有些地方还专设局、馆,以为延揽人才之用。如李秀成在苏州设立书局,在杭州改抚局为招贤馆。有时朝中亦特派官员到地方采访贤才,以备录用。
太平天国选用人才的方式之一。太平军在行军途中和攻取郡县之后,必贴出布告,招揽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送入天京诏书衙量才录用。有些地方还专设局、馆,以为延揽人才之用。如李秀成在苏州设立书局,在杭州改抚局为招贤馆。有时朝中亦特派官员到地方采访贤才,以备录用。
官名。金置京西规运柴炭场,掌规运柴炭之事。设官有使,从八品,副使,正九品。
太皞的另一称号。见“太皞”。
官名。刑部比部司郎官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比部(郎)为比盘,又曰昆脚皆头”。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紫极、光兴二房俱设,掌铨查六宫。二品。
1、皇帝车驾次第的一种,后来也代指皇帝。《后汉书·皇后纪》:“侍御史护大驾卤簿。”注:“《汉官仪》曰:天子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公卿奉引, 大将军参乘,太仆御, 属车八十一乘,备千
官名。唐玄宗开元元年 (713)改京兆府长史置,为西都(长安)所在地方实际行政长官,一人,从三品,通判府州事,牧缺则行其事,掌考核官吏、教化百姓、荐贤举能、劝课农桑等; 每岁一巡属县,阅丁口、观风俗、
官署名。辽朝置,属北面官,统领大帐皮室军之北皮室军。设详稳。亦称“北皮室军详稳司”。参见“大帐皮室军”。
官名。隋朝置,为太子典书坊长官,员二人,正四品。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典书坊为右春坊,右庶子为右中护。咸亨元年 (670) 复旧。睿宗景云二年 (711) 再改典书坊为右春坊,以其比中书令,置
官名。驿站设此官,掌传递公文信件。唐白居易《醉封诗筒寄微之》:“为向西川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司会司次官,正三命。协助管理财政事务。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