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户部钱法堂

户部钱法堂

官署名。明、清户部所属管理钱法之机构。明天启五年 (1625) 设,由督理钱法侍郎领其事。掌司宝泉局鼓铸事宜。清顺治元年 (1644) 沿置,由满、汉右侍郎兼管。下设满、汉主事各一人,由户部司员中派、委,二年一更代。并有经承四人,分属于印房、案房、火房等处。综理京师宝泉局、直省钱局之政令及鼓铸事宜。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裁。

猜你喜欢

  • 散骑省

    官署名。三国魏、西晋与侍中省并属门下,设于宫禁中。设散骑常侍、给事中、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员外散骑侍郎等官,得出入宫禁,为皇帝的亲近侍从官员。侍从皇帝左右,顾问应对,谏诤得失,与侍中

  • 饧匠

    杂任职名。饧,古糖字,亦作餹。沈佺期《岭表逢寒食》诗:“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唐于光禄寺珍羞署置饧匠五人,掌糖的制作。

  • 东上閤门司

    官署名。辽朝置,为南面官。掌庆礼奉表、文武官及外使朝见辞谢引导序班,以及勘箭等事。设閤门使、副使等职。金亦在閤门司设东上閤门使,掌签判閤事。初置二员,秩正五品。明昌六年(1191) 减一员,改从五品。

  • 祀官斋郎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 通政

    官名。明朝通政使司副长官。左、右各一人,正四品。明太祖朱元璋称: 政事如同水,欲其常通,故名。详见“右通政”。官名。明置,为通政司长官通政使的副贰之官,分左、右,均正四品,佐长官掌内外章疏敷奏驳之事,

  • 中军司马

    官名。又称“元司马”。春秋时晋国置。晋国军制上、中、下三军皆设司马。中军司马隶属于中军尉,掌执军法。大夫爵。《左传·襄公三年》:“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杨伯峻注:“其仆,为扬干驾车者也

  • 外火器营

    清朝火器营之设于京师城外蓝靛厂者。专习鸟枪,营兵为鸟枪护军,共二千五百一十六人。设翼长一人,署翼长营总一人,营总三人,鸟枪护军参领四人,副鸟枪护军参领八人,署鸟枪护军参领十六人,分掌训练之事。

  • 提领诸路铸钱官

    官名。南宋置,掌本路铸钱之事。官名。宋置,掌铸钱事。见《宋史·职官七·提举(点)坑冶司》。

  • 史官

    掌管保藏国家典籍、记录王命、著述历史的官员。殷朝史官有作册。周朝王室有太史、内史。诸侯王国亦有国史,称南史、左史、御史等。《周礼·春官》又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六官所属职官都有史。秦汉以后历

  • 高等警务科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非常保安事,如检查新闻杂志及各类图书之出版,访查集会、结社、凶器及危险物品等。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