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戎右

戎右

①官名。春秋时晋、随等国设。又称“车右”或“”。车战时与主将同车立于车右,执戈盾护卫主将。兼管车中使役之事。大夫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晋文公)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桓公八年》: “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②《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天子所乘兵车之兵革,佐助击鼓传达军令。《周礼·夏官》:“戎右,中大夫二人,上士二人”,“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中。会同,充革军。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


官名。周设此官,战阵与君同车,执戈盾保卫,并担任兵中使役;会同,则乘革车在王金车之后从行等。《周礼·夏官·戎右》:“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阵)中,会同充革车,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疏:“戎右者,与君同车,在车之右,执戈盾,备制非常,并充兵中使役。” 《左传·桓公八年》:“随师败绩,随侯逸。(楚)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

戎右,也泛指军中职务。唐代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欲绍家声,遂参戎右。”

猜你喜欢

  • 非时选

    唐时对于有特殊功绩官员的铨选。参加非时选的官员都是有政绩的官员,如《唐会要》卷七十四《论选事》记太和七年(公元833年五月)敕节文说:“县令、录事参军,如在任绩效明著,兼得上下考及清白状、陟状者,许非

  • 总统府秘书处

    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设秘书长一人,秘书若干人,分别在总务、文牍、军事、财政、民政、英文、电报七科办事。

  • 木仓

    官署名。清朝工部所属之办事机构。位于天安门右千步廊外。顺治(1644—1661)初置。设满、汉监督各一人,下设经承二人。掌储皇木厂所收各省解运木材及架木、幔城、网城物料、并供内务府及京师工程用木。光绪

  • 西馆

    宋朝三馆别称。参见“崇文院”。

  • 参酌院

    审判参议机构。唐置,《新唐书·刑法志》说:“穆宗童昏,然颇知慎刑法,每有司断大狱,令中书舍人一人参酌而轻重之,号‘参酌院’。”其后大理寺少卿崔杞上言, 以为参酌之名不正,遂罢废。

  • 京卫指挥佥事

    武官名。明置, 见“京卫”。

  • 尚书左士郎

    参见“左士郎”。

  • 四怯薛太官

    见“怯薛”。

  • 村长

    村公所的主持人。北洋政府时期山西、云南两省设置。见“村公所”。

  • 符玺局

    官署名。隋朝门下省置,掌符玺。设监二员,直长四员。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监为郎,置二员。官署名。隋初置,属门下省。设监二人,直长三人。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符玺局改置符宝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