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际贸易局

国际贸易局

实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掌调查中外商情,促进对外贸易。设局长、副局长为正副长官;中西文秘书各一人,分掌机要文件及长官交办事务。局内分设四处:总务处,掌文书的撰拟与收发、保管,印信的典守,职员成绩的考核,预算、决算的编制,款项的出纳与保管,出版物发行与广告事项以及其他庶务事项;指导处,掌海外直接贸易的提倡指导,输出物品的指导改良与奖励,中外商人旅行考察的指导,国际贸易团体的保护监督,海上航运及海上保险的提倡指导,国际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的征品参加,进出口商纳税的指导,预防外货在华的倾销及其他指导事项;统计处,掌各国对华贸易的商情调查及统计编制,对外贸易的调查与统计编制,各地出口业的调查与统计编制,中外商情金融及物价指数的调查与统计编制,贸易统计资料的征集,其他调查及统计事项;编纂处,掌关于国际贸易出版物的编译,国际贸易论文的征集及审订,国际贸易年鉴的编辑,以及其他关于国际贸易刊物的编审事项。各处设主任一人,承长官之命掌理本处事务;编纂专员、统计专员各二至四人,指导专员、税则专员各二人,调查专员四至六人,承长官之命分任各处事务;科员八至十六人,并得酌用雇员十至二十人。本局得就本国侨商在国外经营国际贸易或其他经济事业著有声誉者,研究国际贸易、关税税则及经济统计之专家曾有著述者,热忱赞助我国国际贸易事业之发展者中呈请聘为名誉顾问。

猜你喜欢

  • 配享太庙

    官员褒奖的方式之一。清雍正时,世宗遗诏以鄂尔泰、张廷玉配享太庙;同治时诏以僧格林沁配享太庙。此种褒奖属于特例。

  • 川衡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川衡,每大川下士十二人,中川下士六人,小川下士二人,掌川泽的禁一令。北周地官府虞部下大夫所属有川衡中士,正二命;川衡下士,正一命。职掌同《周礼》的川衡。

  • 法制院院长

    官名。即“法制院院使”。

  • 大乐案

    官署名。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大晟府置,上隶太常寺,掌大乐教习乐舞、鼓吹、警场之事。

  • 申诫

    官吏降罚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规定, 文官惩戒的第四种为申诫,由所属长官执行。

  • 江西行省

    即“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 长宁大夫

    官名。金、元教坊阶官。金二十五阶之第五阶,秩正五品中。元十五阶之第三阶,正四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五品中,称长宁大夫。见《金史·百官一》,参看“教坊”条。

  • ①地方要塞。唐朝于京城四面有驿道关为上关,无驿道者为中关,余为下关,凡二十六关。置令一人,为长官,掌禁末游,察奸慝。上关、中关又置丞一人,为副贰,通判关事。宋朝为军事要塞诸关的简称,参见“关使”。②

  • 官制用语。初指兼领、暂代,即已有本官本职,又暂行他官他职,而不居其位,不任其官。魏晋南北朝多为暂摄之意,常有以卑官领高职、以白衣领某职者。唐、五代以亲王、宰相为京兆、河南牧、大都督、大都护、节度使者谓

  • 长爵

    即高爵。《汉书·贾谊传》:“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颜师古注引张晏曰:“长爵,高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