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方馆

四方馆

官署名。隋炀帝始置,以待四方使者,后罢,有事则置,隶鸿胪寺,据事务繁简临时损益,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置使者一人,掌其方国互市事。唐初复置,以通事舍人主之,属中书省,凡四方进表,华夷纳贡,皆受而进之。宋初,掌通事舍人分番供奉宣赞之名籍,及文武官正衙朝见谢辞、国忌赐香、诸道月旦正至章表,郊祀朝会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耆老陪位之事,以检校官判馆事。太宗淳化四年(993),置使领其事。其后使阙,则以客省、引进、閤门使副兼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以使领其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横行官名,设知四方馆事为长官。南宋初一度并归閤门,后复置。辽朝置,属客省。设使领之。金朝属尚书省兵部,主管诸路驿舍驿马及陈设器皿等事,置使、副使领馆事。


官署名。隋置,属鸿胪寺,对东西南北四方各少数民族各设使臣一人,掌使臣来往及贸易等事。唐代四方馆属中书省,置通事舍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庭通奏等事。宋朝四方馆置使,掌文武官朝见辞谢、进章表、收贡物等。参看《文献通考·职官五·通事舍人》、《通典·职官三·中书令·通事舍人》。

猜你喜欢

  • 京师警察总监

    官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置,为京师警察厅的长官,次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布的《京师警察厅官制》并规定总监为执行法律、教令、或依法律、教令的委任,有发布单行警察章程之权。

  • 千夫五大夫

    官爵名,汉置。汉武帝在西北用兵,军费不足,便置武功爵十一级,其中第七级为千夫;千夫相当秦汉二十级爵的第九级五大夫。民出钱谷者可买爵,高爵可免役。可是买爵的并不多;于是又置以为吏,以鼓励民买爵。《史记·

  • 小夏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夏采司次官,佐夏采下大夫掌帝王丧葬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官名。见“夏采下大夫”。

  • 太子车右中士

    官名。北周置。《隋书·史祥传》:“祥少有文武才干,仕周太子车右中士。”正二命。官名。北周置,为太子属官,秩正二命,掌太子车马。按其品秩看,只相当于南朝太子仆的属官,可能北周太子车右本置下大夫,只是史籍

  • 右曹郎官

    宋朝户部右曹郎中、员外郎通称。

  • 王国典卫令

    官名。晋始置,掌护卫之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

  • 领运守备

    官名。明清督理漕粮之官员。隶于总漕。明朝漕粮北运,由卫所官军輓运,设守备、卫守备领运。清朝裁卫,改归州县,而领运之卫所依旧。设守备五人,卫守备九人,皆正五品。下设守御所千总、所千总、随帮效力武举等官员

  • 理藩院银库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置,掌理藩院财物出纳、保管事务。设司官二人,由堂官在各司满郎中、员外郎、主事内委派;司库一人,笔帖式二人,库使二人,均由满人充任;经承一人;银库所在地的

  • 江陵防主

    官名。西魏于恭帝元年 (554)攻破梁江陵,杀梁元帝,立萧詧为梁主,居江陵东城。宇文泰“乃置江陵防主,统兵居于西城,名曰助防,外示助詧备御,内实兼防詧也。” (《周书·肖詧传》) 下设副防主。任之者多

  • 爱什拉库哈番

    即“爱惜喇库哈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