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蕃
官名。即礼部主客司,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主客。
官名。即礼部主客司,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主客。
官名。隋朝始置。文帝开皇三年(583)由都官尚书改名。唐朝沿置,正三品。唐中叶后,多以外官兼任,渐成空衔,侍郎实掌部务。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司刑太常伯,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68
官署名。即户部度支司,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度支。
清代任用官员方式之一。外官本属吏、兵两部铨选,改由督抚就候补人员中任用者称为留缺。
东汉以首都洛阳为东京,以西汉故都长安为西京,合称二京。
分曹侍御史的合称,晋置侍御史九人,分十三曹治事,其曹名如下:一、吏曹,二、课第曹、三、直事曹,四、印曹,五、中都督曹,六、外都督曹,七、媒曹,八、符节曹,九、中垒曹,十、水曹,十一、营军曹,十二、法曹
乡役名。清代保正的别称,见“保正(3)”。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参见“太子太师”。
清制,道员为捐官条例中所规定的最高一级,而道员实缺有限,捐纳道员的一般无实缺可补,仅能得到差委,这种被差委的道员称为候补道。候补道员的称谓。清制,道员为捐纳制度中报捐外官中的最高一级,热中仕宦的人多报
官场用语。宋朝士大夫向朝廷大臣所上长篇文字,称为长书。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官,掌御马喂养调训等事。置使、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