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侯门大夫
官名,掌列侯府门。见《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列侯旧有行人、洗马、门大夫。”
官名,掌列侯府门。见《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列侯旧有行人、洗马、门大夫。”
外出求官;做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卿久宦游不遂。”
官名。北魏置。由宦者担任。《魏书·阉官传》:“(王质)幼下蚕室,颇解书学,为中曹吏、内典监,稍迁秘书中散。”
指军事机关中的文职官员,如秘书、书记、军事学校的普通教员、外文翻译等。
见“都部署”。官名。五代时为招讨使的属官。后来有都部署,专任主帅之任。《资治通鉴》后唐同光二年:“诏以天平节度使李嗣源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李绍荣为部署。”
旧指官署外门。清朝习惯上专指督抚官署。
见“科钞”。
西夏官位。在中书、枢密位下,有谏臣、仁师、忠师。
匈奴官名。分左、右,与左右日逐王、左右渐将王,统称六角。见《后汉书·南匈奴传》。汉时匈奴王名,简称“温禺”,详“温禺”条。
即“小司武大夫”。
明朝左右布政使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