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主

军主

官名。①南北朝置,为军的主将,其下设有军副。所统兵力无定员,自数百人至万人以上不等。除统率步兵的军主外,还有马军主,水军主; 因任务不同又有帐内军主、游荡军主、伐蛮军主、前军军主、山陵军主等名目; 以官署名则有台军主、 左厢军主等。北齐时宿卫宫禁的诸备身五职中皆置此职,当时除作战、警卫外,亦有掌管营造事务者,则属将作大匠。隋初为三卫府属官,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三卫为三侍,遂罢。在南朝无固定品阶,多以将军领之,最高者为三品将军。在北朝地位稍低,在此职之上设有相当于南朝军主的统军,北齐定为从七品,北周定为四命,隋朝为正九品。党项熟户族帐百户以上大首领称本族军主,高于指挥使,低于都军主。李继迁、李德明时均设此职。②五代及北宋时,军都指挥使的简称。③三国魏时,为军队主帅的泛称。


一军的主帅。《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遂推张郃为军主。”南北朝时称主一军者为军主,称大首领为都军主,百帐以上为军主,其次者为副军主。见《资治通鉴》、宋元嘉十七年等、《文献通考·兵四·兵制》。

猜你喜欢

  • 遥辇帐节度使

    官名。辽置,为遥辇帐节度使司的主官。见“遥辇帐节度使司”。

  • 荫补

    官制用语。又称任子、世赏、恩荫。宋朝重要入仕途径之一。文武官五品以上、带职官六品以上,其子弟、本宗及异姓亲属、门客等皆可补官。有圣节荫补,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 大礼荫补,每三年逢郊祀时一次; 致仕荫补

  • 麦仓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司仓下大夫麦仓中士佐官,正一命。

  • 东西曹

    官署名的合称,即东曹和西曹。两 汉、三国、两晋皆置。东曹掌二千石长吏的任命和调动以及军吏事;西曹主府史的署用。参看“东曹”条。

  • 典天乐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府置,属朝内典官,员额三百人,官阶为职同指挥。参见“典乐”。

  • 赞仆

    官名。“乘马御”别称。春秋时晋国置。掌理六驺驾御的长官。《国语·晋语七》: “知程郑端而不淫,且好谏而不隐也,使为赞仆。”韦昭注: “赞仆,乘马御也,六驺属焉。”参见“乘马御”。官名。春秋时晋国设置,

  • 捧香恩例

    官制用语。宋朝外戚人仕途径之一。后妃亲属以恩例得官,称捧香恩例,简称捧香。捧香授官人为七色补官人之一,升转只能至训武郎,不得任知县、县令及监仓场等差遣。宋代外戚入仕的方式。后妃亲属以恩例得官,称为捧香

  • 右尹

    官名。春秋战国楚置。初为尊官,次令尹,征战时兼任军帅。后地位稍降。多以王族充任。《左传·成公十六年》: “楚子救郑。司马将中军,令尹将左,右尹子率将右。”战国曾侯乙墓竹简所记楚官名亦见。官名,春秋战国

  • 宣德将军

    官名。东汉置。《后汉书·梁统传》:“(建武五年〔后29〕)诏加统宣德将军。”三国魏沿置,洪饴孙《三国职官表》作五品。杂号将军名,东汉置,掌帅军征伐。《后汉书·梁统传》:“建武五年,统等各遣使随窦融长史

  • 巡抚副大使

    见“巡抚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