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六司

六司

① 内官合称。隋朝内官置司令、司乐、司饰、司医、司筵、司制,各三人,合称六司。分属六尚所辖,分掌图籍法式、音律、簪珥花严、方药卜筮、铺设洒扫、衣服裁缝等事。炀帝时 (605—618) 增为二十四司。② 官署名称。唐朝各州佐治之官分属六曹,即功、仓、户、兵、法、士,亦称六司。参见“六曹”。


1、女官名,隋置。指司令、司乐、司饰、司医、司筵、司制。《隋书·后妃传序》:“采汉、晋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一尚宫,管司令典琮;二尚仪,管司乐典赞;三尚服,管司饰典栉,四尚食,管司医典器;五尚寝,管司筵典执,六尚工,管司制典会。”

2、指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官。也叫六曹。见《旧唐书·职官三》大中下都督府、上州、中州。

猜你喜欢

  • 阳官

    官名。传说夏、商置,春官。掌农时。《国语·周语上》:“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韦昭注:“史,太史。阳官,春官。司事,主农事也。”官名。周置,即春官。《国语·周语上》:“史师阳官以命我司事曰:距今九日,土

  • 司天台丞

    官名。为司天台监的佐官,助理本台事务,其地位低于少监。详见“司天台”。

  • 东宫门下通事守舍人

    官名。南朝齐东宫属官,属中庶子,掌宣传皇太子令旨、东宫内外启奏,员四人。梁沿置,流外三品勋位。北齐属门下坊,员四人。

  • 西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又称阿儿浑卫。设于成宗元贞元年 (1295) 六月,统阿儿浑军人。置营于荨麻林 (今河北张家口西洗马林)、丰州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等地,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

  • 周室

    周朝王室的简称。《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

  • 主任检察官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清理俄人旧案处附设的检察所的主官,主管检察事务。

  • 庶官

    ① 百官、众官。《尚书·周书·周官》: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②北宋前期指寄禄官,元丰改制后指侍从以外的官。非官名,犹言众官。《后汉书·孝和帝纪》:“是以庶官多非其人。”

  • 扶尉大夫

    官名,王莽置,职如郡太守。参看“扶尉”、“郡太守”条。

  • 都大提举导洛通汴司

    官名。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置,以内侍充任,掌引洛水入汴河工程。三年,改为都大提举汴河堤岸司。参见“汴河堤岸司”。

  • 忠显校尉

    散官名号。金始置,为武散官以授从七品下武官。元朝沿置,改武官从六品,敕授。明朝为武官从六品,初授。清初沿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从六品之封赠。乾隆二十年(1755),改武信佐郎。五十一年,与八旗从六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