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谒者令

中谒者令

官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原为中书诸者令,属少府,有丞。成帝建始四年(前29) 更名中谒者令。又,《成帝纪》颜师古注引臣瓒曰:“汉初中人有中谒者令。孝武加中谒者令为中书谒者令,置仆射”。


官名,秦置汉因之,属少府,有丞。掌宫中拜授报章等事。汉武帝改中谒者令为中书谒者令,汉成帝建始四年,又改称中谒者令。《汉书·成帝纪》:“四年春,罢中书宦官,初置尚书员五人。”注:“臣瓒曰:汉初中人有中谒者令。孝武加中谒者令为中书谒者令,置仆射。宣帝时,任中书官弘恭为令,石显为仆射。元帝即位数年,恭死,显代为中书令,专权用事,至成帝乃罢其官。”

猜你喜欢

  • 六军诸卫副使

    武官名。后唐置。为判六军诸卫事的副职, 《资治通鉴·后唐纪四》记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以保义节度使石敬瑭兼六军诸卫副使。”

  • 布政使司织染局

    官署名。明置,掌织染之事。主官有大使一人,秩从九品;副使一人佐之。

  • 左龙都尉

    官名。北齐置,掌左龙局。从九品。

  • 太史署丞

    官名。北齐置,太史署次官,亦称太史丞。佐太史署令掌本署事务。

  • 宾客司郎中

    官名。即“宾客清吏司郎中”。

  • 督捕清吏司郎中

    官名。清朝刑部所属督捕清吏司长官。简称督捕司郎中。雍正十二年(1734)设。满、汉各一人,正五品。掌督捕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刑部改为法部,遂裁。

  • 三等爵

    爵位制度。三等爵即三等爵级,即公一级、侯伯一级、子男一级。一说与五等爵制均为西周实有制度,两者相互为用。即五等爵以定封地大小; 三等爵以定其所食: 公食其半,侯伯食三分之一,子男食四分之一。《周礼》载

  • 尚右

    即“尚书右选”。尚书右选郎中的简称。见“尚书右选郎中”。

  • 后宫校事女史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掌铨选人士,四品。

  • 延圣营缮司

    见“大天源延圣寺总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