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司
唐、宋御史中丞别称。
唐、宋御史中丞别称。
官名。见“国舅乙室已大翁帐详稳司”。
参见“小蕃部下大夫”。
满语官名。汉译有二: ①国子监监丞。②太常寺寺丞。
官署名。北宋置,隶太仆寺,掌饲养驴牛驾车,以供京城内外官署役使。设监官三人,以京朝官、诸司使、诸司副使、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辖役卒四千余人。官署名。宋置,属太仆寺。掌饲养牛驴驾车,并供京城内外官署役使
官名,属食官令、长,掌先帝陵祭祀之食品。见《后汉书·百官志二》。
官名。南朝梁、陈置。见“纸官令”。
官名,汉置,俸六百石,掌黄门冗从,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乘舆车。《后汉书·孝桓帝纪》:“六月,初以小黄门为守宫令,置冗从右仆射官。”
制置使简称。
见“发运使”。
因过继,收养等关系改用他人姓氏,及后归宗,要求恢复本姓者,称为复姓。清制,凡官员复姓,京官由各该衙门咨部,旗员由本旗咨部,分别取具同乡京官印结和本佐领图记。在籍候补汉京官,由本籍总督巡抚咨部; 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