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卿

三卿

官名合称。周朝指司徒、司马、司空。《礼记·王制》: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孔颖达疏: “三卿者,依周制而言,谓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故《春秋左传》云: ‘季孙为司徒,叔孙为司马,孟孙为司空’,此是三卿也。” 亦指三军主帅。《春秋·襄公十一年》: “王正月,作三军”。《公羊传》: “三军者何,三卿也。”或指上卿、亚卿、下卿。《孟子·告子下》: “天子在三卿之中。”杨伯峻注引全祖望《经史问答》: “孟子之世,七国官制尤草草。大抵三卿者,指上卿、亚卿、下卿而言。乐毅初入燕乃亚卿,是其证也。或曰,一卿是相,一卿是将,其一为客卿,而上下本无定员,亦通。”汉魏南北朝指诸侯王国三卿,即郎中令、中尉、大农。也指太子三卿,即家令、率更令、仆。或指太后三卿,即卫尉、少府、太仆。北魏孝文帝定百官,又以太常、光禄勋、卫尉为三卿。


指司徒、司马、司空。《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疏:“夏之大国谓公与侯也,殷周大国并公也。崔氏云:三卿者,依周制而言,谓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故《春秋左传》云,季孙为司徒,叔孙为司马,孟孙为司空,此是三卿也。”

猜你喜欢

  • 提辖甲兵

    官名。宋置,简称“提辖”,见“提辖”条。

  • 常平官

    宋朝常平仓提举官、管勾官、监官通称。

  • 参录尚书事

    官名。东汉尚书权重于太傅、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和大将军。此五官中无论那官执政,都必须加“录”或“参录”。“录”即“掌管”“总领”,“参录”即“参与掌管”。《后汉书·顺帝纪》:“(永建元年)丙戌,太

  • 起居表

    官府文书名。宋朝监司帅守每月初一向皇帝进表问候起居,以代朝参,称起居表。若皇帝持服,官员所上贺表亦改称起居表。

  • 左右押衙

    见“子城使”。

  • 押院中使

    官名。唐玄宗开元五年(717)乾元院置一员,掌出入、宣进奏,领宦官监守院门。

  • 卡伦侍卫

    官名。清朝侍卫处侍卫奉命于卡伦(蒙古地区之哨卡) 戍守任事者。定制,乌里雅苏台九人,科布多二人。凡派往者皆有赏。任事三年,任满准由该处将军、大臣酌保。清置。清代驻新疆的边防官有卡伦侍卫。“卡伦”意为“

  • 秉笔

    职名。唐朝政事堂 (宰相议政办公总署) 移中书省后,于众宰相中推一人执政事笔,即主持处理日常政务,称秉笔主持宰相议政会议,总其记录,坐堂办公或承受皇帝旨意。实居首相之位。肃宗至德二载(757)始令宰相

  • 帅守

    宋朝知州、知府兼任安抚使者,称帅守。

  • 列侯行人

    官名,掌礼仪等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列侯旧有行人、洗马、门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