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京府

三京府

唐代京兆、河南、太原三府的合称。唐于京都置牧,以为京府正官,设别驾或长史为其佐官。但充任京都之牧者,均为未出閤的皇子,而政事由别驾(贞观末改为长史)主持,职小任大,名实相乖。至玄宗时改长史为尹,始能以正官的身份执掌政务,尹上之牧,并存不去,实属骈枝。因为唐代的所谓牧,与两汉以来不同,两汉以州领郡,即使京师亦是如此,如司隶校尉、司州刺史、司州牧、雍州牧及扬州刺史,均为州的长官,历代所设京兆、河南、丹阳诸尹,则是郡的长官;隋文帝罢郡以州统县,尹的职掌均属于牧;炀帝又罢州置郡,牧的职掌均属于尹,由此州郡互称,牧尹不分,事权相等,唐代的牧尹并设之制即由此而来。

猜你喜欢

  • 司市中郎将

    官名,三国吴置,掌管市场贸易和治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孙)皓爱妾或使人至市劫夺百姓财物,司市中郎将陈声,素皓幸臣也,特皓宠遇,绳之以法。”官名。三国吴置,主市场交易。凤皇二年(公元273

  • 上都器物局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上都留守司。职掌、设官同大都留守司所辖器物局。

  • 板行参军

    官名。晋代行参军由本府板除,故又称板行参军,其下又有长兼行参军。《宋书·百官志上》说:“晋末以来,参军事、行参军又各有除板。板行参军下则长兼行参军。”

  • 门下掾祭酒

    意为门下掾首领。《后汉书·卓茂传》:“迁(卓)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及莽居摄,以病免归郡,常为门下掾祭酒,不肯作职吏。”古代重礼,饮酒必祭,以酒沃地示有先。祭时推长而有德者为之,称为祭酒。故

  • 厨厩

    厩名,掌养供食用之畜,其长官称厨厩长,副长官称厨厩丞,为皇后、太子属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参看“厨厩长”条。

  • 东头供奉官

    官名。①唐朝大明宫供奉官。五代沿置。②宋朝三班小使臣,内侍省叙迁之阶,徽宗政和二年 (1112) 改为从义郎,从八品。宋初武臣本官阶。为小使臣之一, 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易以武阶官之名,称从义郎

  • 文思使

    官名。①文思院使简称。五代后梁置,太祖开平元年 (907) 改为乾文院使。②宋朝武阶官。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 (998) 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 校对

    宋朝校对黄本书籍官省称。官名。清置,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房”。

  • 铁券

    参见“丹书铁契”。

  • 尚衣监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亦称西直房。掌选御用冠冕、袍服、履舄、靴袜诸事。下设袍房,为制作袍服之所。洪武十二年(1379) 始置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奉御四人,正八品。二十八年重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