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关
①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本名镇峡关。清光绪《湖南通志》卷29引《县志》:“明末总兵曹志建驻此,更名龙虎关。”
②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七十里龙虎村。《清一统志·平乐府》:龙虎关,“《旧志》:今龙虎关即荆峡镇也。关南属恭城,北属湖南永明县”。设外委驻守。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东北。北宋时为荆峡镇。清时关南为恭城县,关北为永明县(今湖南江永县)。
①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本名镇峡关。清光绪《湖南通志》卷29引《县志》:“明末总兵曹志建驻此,更名龙虎关。”
②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七十里龙虎村。《清一统志·平乐府》:龙虎关,“《旧志》:今龙虎关即荆峡镇也。关南属恭城,北属湖南永明县”。设外委驻守。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东北。北宋时为荆峡镇。清时关南为恭城县,关北为永明县(今湖南江永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广宁府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广宁镇)。辖境相当今辽宁医巫闾山以东,黑山、辽中二县以南,大辽河以西地区。明洪武初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广宁府置,
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西三里。《方舆纪要》卷67汶川县:苏村寨在“县西北四十里。旧置寒水驿于此,并设寒水巡司世其职,以防河西。正统七年,为草坡蛮所攻。隆庆中,复被残掠,因移塞于河东,亦为寒水驿”。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南新民乡之银山。宋《嘉定赤城志》卷7天台县:赤岩银场“在县西一十里。元祐四年因矿发而建,今废为铅坑”。今为天台县银铅锌矿。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448) 灭焉耆国置,治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魏书·唐和传》: 与万度归讨焉耆,“后同征龟兹,度归令和镇焉耆”。即此。唐代为安西四镇之一,唐末陷于吐蕃。在新疆维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民国 《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 界山塘“ 《光绪舆地记》: 在城东六十里。驻把总”。
即今山东滕州市东三十里蚕母山。《左传》:哀公八年 (前487),“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明日,舍于蚕室”。即此。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降景东府置,属楚雄府。治所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十七年(1384) 升为景东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景东府改置,治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属楚雄府。辖境同景东府。
亦名鄂穆曲河。为澜沧江南源。即今青海杂多、囊谦二县境之解曲 《昂曲)。《清史稿·地理志》 西藏: 澜沧江有二源: “一源发于匝坐里冈城西北巴喇克拉丹苏克山,名鄂穆楚河,俱东南流,至匝坐里冈城东北察木多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清一统志·忻州》:两岭山“在静乐县东七十里,派自管涔山来,西北诸郡并榆林宁夏,取道于此”。
亦名新镇关。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七十里岷江乡北。《明史· 四川土司传》:正统四年 (1439),“小商巴复据浦江、新塘等关,据险劫掠”。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