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水
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7灌阳县:龙川水“自兴安县流入界。又有盐川水、烈溪源水,会流而入于灌水”。
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7灌阳县:龙川水“自兴安县流入界。又有盐川水、烈溪源水,会流而入于灌水”。
①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以临谷水,故名。《左传》:定公八年(前502)二月,“单子伐谷城”。即此。西汉置谷城县。《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径谷城南。”②在今山西隰县东四十五里。《新定九域志》
宋置,属阳江县。在今广东阳江市或阳东、阳西二县境。后废。
唐光宅元年 (684) 置,属韶州。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寰宇记》 卷161南雄州: 浈昌县“在庾岭下,以水为名”。《方舆纪要》 卷102南雄府“县旧名浈昌,以浈水、昌水合流” 而名。北宋天圣初,避仁
南宋宝祐二年 (1254) 建,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续资治通鉴》: 南宋宝祐二年 (1254) 二月,“余晦遣都统甘闰以兵数万城蜀要地紫金山,蒙古汪德臣选精卒衔枚夜进,大破之,闰仅以身免,城遂为蒙古
北宋时西域人对吐蕃西北部藏族地方政权的译称。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公元11世纪时曾与辽王朝通好。元时称秃伯歹。
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源出浮槎山,南流经柘皋镇,于龟山西入巢湖。《明史·地理志》 无为州巢县: “巢湖在西,西北有柘皋河流入焉。”
①即西陵峡口。在今湖北宜昌县西二十五里。《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得荆州,以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 “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②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东。《方
即今云南永胜县东南仁和镇。民国初置县佐于此。1988年改名仁和镇。
一名南海子。又名草海。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草海。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6威宁州:“八仙海子在城西南十里。列石八,如人状。”故名。即“草海”。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奥援暗沙西南约22海里。为一环形暗滩,滩内有蓬勃堡礁、金盾暗沙、奥南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来福门滩。1947年改名南薇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