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华山

黄华山

①一名黄花山。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隅。《寰宇记》 卷101建州建安县: 黄花山,“ 《郡图》云,在郡东。元嘉元年徙郡于黄花山西是也”。明洪武十九年 (1386) 改拓郡城,山遂包在城中。五代时王延政建太和殿于山下。南宋建炎初,韩世忠与范汝为战,尝屯兵其上。元至正二十年 (1360) 陈友谅亦列营于此。

②即隆虑山。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49林县: 隆虑山 “一名黄华山,有黄华谷。其北崖出瀑布,曰黄华水。…… 《志》云: 黄花山有三峰: 名仙人楼、玉女台、鲁般门。又有抱犊固、马鞍峰、栖霞谷诸胜。洹水源出于此”。

③一名猎山。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六十里。《隋书·地理志》 零陵郡湘源县: “有黄华山。”


古山名。(1)又称黄花山。在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北。《太平寰宇记》建州建安县:黄花山“郡图云在郡东。元嘉元年(424年)徙郡于黄花山西是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拓郡城,山遂包在城中。五代时王延政建太和殿于山下。南宋建炎初,韩世忠与范汝为战,尝屯兵其上。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亦列营于此。(2)又名黄华堆。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与登封市接界处,大石山南麓。(3)即今河南省林州市区西南的林虑山。为林虑山诸山之秀。山峰突兀,红旗渠绕山而过,赵南长城遗址历历可见。诸多奇峰如抱螺峰、玉女峰、凤尾峰、石屏峰、连屏峰等,峰势各异。又有罗汉岩、香水岩、漏天岩等,以及众多的奇洞美溪。夏秋之季,山中多有瀑布飞流,著名的有迸珍帘等,有“黄华流水颠倒颠”、“冰冰洞”等七十二景。还有觉仁院、慈明院、王母祠等古建筑,以及历代名人游览之诗词碑刻等。为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 零水

    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7兴安县: 零水 “在县西南五十里。其地有郁金山,水源出焉,亦南流入漓”。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会议决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中国共产党“三大”会址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机炸毁。仅存遗址。

  • 可木儿温都儿

    今河北围场县北虾蟆儿岭。《元史·特薛禅传》:太祖成吉思汗“申谕按陈曰:‘可木儿温都儿、答儿脑儿、迭蔑可儿等地,汝则居之’”。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南红山。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分赐按陈可木

  • 机若

    西藏古代族部名。地在今西藏机曲(拉萨河)流域拉萨地区。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载:在机若地区,首领为机的首领,名叫芒波。机若在隋、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后被吐蕃兼并。

  • 巴彦南称界内住牧喇嘛

    即觉巴拉士司。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觉拉乡,为玉树四十族之一。

  • 浪噶子

    亦作朗噶孜、那噶尔孜、拉噶孜、纳噶尔宗、浪卡子宗。即今西藏浪卡子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程站》: “白地至亚喜尖,或挞鲁尖,浪噶子宿,计程一百五里。”

  • 黄家堰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北黄家堰。明初置巡司于此。

  • 下沙溪桥

    在今四川涪陵市南二十五里。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5:下沙溪桥“为驿递通衢,明张与可捐修”。

  • 古鲁河千户所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游支流库鲁河流域。后废。

  • 狭中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三十七年 (前210),“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方舆纪要》 卷90富阳县 “富春江” 条: 狭中渡 “水波恶处,今由钱塘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