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鸡鸣山

鸡鸣山

①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鸡鸣山。《金史·地理志》:德兴府德兴县“有鸡鸣山”。《明史·地理志》保安州:“西北有磨山亦曰鸡鸣山。”《方舆纪要》卷17保安府:磨山“亦名鸡鸣山。……正统十四年,瓦刺也先犯大同,奄王振主亲征,驾次鸡鸣山,敌渐退”。

②一名鸡鸣岭。在今山西长治县东南。《魏书·地形志》:上党郡壶关县有鸡鸣岭。《元和志》卷15潞州上党县:“鸡鸣山,一曰火山,在县(今长治市)东南七十六里。”

③即鸡笼山。今江苏南京市解放门内鸡鸣山。因山东麓建有鸡鸣寺,故名。

④在今浙江义乌市东。《方舆纪要》卷93义乌县:鸡鸣山在“县东五里。前瞰县郭,傍临大溪”。

⑤一名鸡鸣冈。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四十里。唐杜佑议凿鸡鸣冈以通南北漕运。即此。《方舆胜览》卷48庐州:鸡鸣山“在合肥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6:合肥县“鸡鸣山在府西四十里。肥水出于此,上有龙井”。

⑥在今福建邵武市东。《舆地纪胜》卷134邵武军《景物下》:鸡鸣山“在邵武县东二十五里。(五代)卢绛叛兵入闽, 居民未知避贼,夜有鸡鸣山顶,人皆起,而贼适至,一方免扰攘之苦,故以名之”。

⑦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31长清县:“鸡鸣山在县东八十里。《志》云:灵岩寺西山口也。”

⑧在今湖北英山县北五里。《清一统志·六安州》:鸡鸣山“为县镇山。宋淳祐中,制置使吴渊立寨”。

⑨在今湖北汉川县西。《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鸡鸣山“在县西百二十里。元末徐寿辉作乱,宽彻普化镇武昌,遣其子引舟师攻之, 至鸡鸣汊,水浅舟滞,寿辉将倪文俊以火筏尽焚其舟。即此”。

⑩一名鸡栋山。在今四川名山县西南与雅安市交界处。《寰宇记》卷77名山县:鸡鸣山“在县西南十七里。《地理志》云:蜀有鸡鸣山,俗传云:金鸡鸣而天下太平。则古之名山也”。


(1)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怀来县志》载:唐贞观年间,东突厥犯中原,边民不得安宁,故称鸡鸣山。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也先犯大同,英宗亲征,次于鸡鸣山,敌渐退,即此。(2)见“鸡笼山(1)”。


猜你喜欢

  • 咨马寨土司

    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属松潘镇漳腊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西北芝麻村。后废。

  • 兀鲁回失连真河

    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之乌拉根果勒、舍根日机果勒。《元史·太祖纪》:“岁壬戌,帝发兵于兀鲁回失连真河,伐按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二部。”

  • 定西县

    ①金初升定西城为县,属巩州。治所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二十七里。贞祐四年 (1216) 升为定西州。②1913年改安定县置,属甘肃兰州道。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古旧县名。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 打牲乌拉城

    又作布特哈乌拉,简称乌拉。在今吉林永吉县北乌拉街满族镇西北。旧城临松花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为防水患,于旧城东改建新城,即今乌拉街满族镇。清初置打牲乌拉总管于此,乾隆五年(1740)复添设协领

  • 石浦前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治所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石浦镇。清废。又名昌国前千户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石浦。属昌国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废。

  • 玩易窝

    在今贵州修文县北阳明洞。《清一统志·贵阳府》: 玩易窝 “明王守仁穴山麓为之,读 《易》于此”。

  • 广泽县

    隋开皇十年(590)改广德县置,属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仁寿元年(601)改名连山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广德县置,治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仁寿元年(601年)改

  • 万人城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四十里浈山上。《元和志》卷34浈阳县:浈山“尉佗为城于此山上,名曰万人城”。

  • 生窦

    又作笙渎。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菏泽市北二十里。《左传》:庄公九年(前685),“杀子纠于生窦”。即此。古邑名。生,又作笙或柽,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北。《左传》鲁庄公九年(前685年):杀子纠于生

  • 怀山

    即今云南澄江县北梁王山。《汉书·地理志》 俞元县:“怀山出铜。”《续汉书·郡国志》作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