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饶阳县

饶阳县

①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南二十里。《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在饶河之阳,故名。” 东汉属安平国。三国魏属博陵郡。西晋属博陵国。北魏属博陵郡。北齐天保五年 (554)移治今饶阳县。隋属河间郡。唐属深州。元属晋州。清属深州。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②南朝宋侨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地。北齐废。


在河北省东南部。属衡水市。面积573平方千米。人口28.4万。辖3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饶阳镇。战国为赵国饶邑地。秦属巨鹿郡。西汉于古饶邑置饶阳县,以处饶河之阳得名,属涿郡。《读史方舆纪要》晋州饶阳县:饶河“县西南三十里,或曰:本滹沱之支流,昔时引而北注,合于易水。魏武开平虏渠,饶河为滹沱河所夺。今所存者,上流之余水耳。志云:饶河东注于滹沱,汉以此名县”。东汉属安平国。北齐天保五年(554年)徙治鲁口镇(今固店)。隋属河间郡。唐、五代属深州。北宋徙今治,属深州。蒙古太祖十九年(1224年)属南平州,中统二年(1261年)改属晋州。明因之。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深州。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改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定县专区,1954年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并入献县,属天津市。1962年复设饶阳县,属衡水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6年划归衡水市。地处河北平原中部。有滹沱河横贯全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棉花、花生、玉米、谷子。有纺织、造纸、机械等工业。特产“金丝杂面”。京九铁路,肃衡、正饶、深饶等公路经县境。五公镇为宋代名臣李昉故里。


猜你喜欢

  • 老营场

    即今四川梁平县西礼让镇。清光绪《梁山县志》卷3:老营场“县西四十五里”。

  • 西夏碑

    又称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现保存在甘肃武威文庙内。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立。高2.5米,宽0.9米,厚0.3米。碑首西夏文篆字题额为“敕感应塔之碑文”。正文为西夏文楷书,计二十八行,每行六十五字。

  • 孟养宣慰司

    明永乐二年 (1404) 改孟养府置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孟养。辖境东抵伊洛瓦底江,西抵今印缅边界,北抵西藏,南至八莫、杰沙、戛里一线。明末废。明永乐二年(1404年)以孟养府改

  • 里乌宗

    又作哩乌、列乌、柳吾、柳宗、乃乌宗。治所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东柳梧。“里乌”,藏语意为山岩角、小山咀。

  • 渭桥镇

    在今陕西高陵县南泾河、灞河入渭处。宋敏求 《长安志》 卷11万年县: 渭桥镇 “在县东四十里”。

  • 青华洞

    即今云南祥云县南八里青华洞。在青华山下。见 《方舆纪要》 卷117云南县。

  • 旴江驿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南城县:旴江驿“在府城东。宋康定二年于城南作新亭,谓之集宾亭。俗谓之旴江馆。后改为驿,移于城东。一云城东旴水上旧有盱江亭,南唐所置也,驿因以名。又旴江递运所

  • 穴坊庄

    即今山东莱阳市南六十六里穴坊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莱阳县东南有穴坊庄集。

  • 桑庄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三十里桑庄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三月,太平军 “后股尚在邓州桑庄、腰店”。

  • 怀德陂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西。《清一统志·庆远府》:怀德陂“在河池州西二里。水自西来,环绕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