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云南嵩明县北三十里。《明一统志》卷86云南府: 弥雄山 “在嵩盟州北三十里。苍崖叠出,望之蔚然,土址肥饶,蔬菜繁夥。今名弥秀山”。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巂郡。治所在今云南元谋县北八十二里,金沙江北姜驿。东汉改三缝县。古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今云南省元谋县北。属越嶲郡。东汉改名三缝县。
在今浙江金华市北,为双龙、朝真、冰壶三洞之总称。《清一统志 ·金华府一》: 金华洞 “在金华县北三十里金华山下,《道书》 以为第三十六洞”。今为著名风景名胜区。
即今浙江丽水市南大连云山。《清一统志·处州府一》:大连云山“在丽水县东南四十里。一名沙溪尖。巉岩陡绝,上插云霄,与青田小连云山相接”。
在今黑龙江省西北境小兴安岭北端。《北史·室韦传》:“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定居。”即此。
即乌苏里江之源。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乌苏里江“江源出(锡赫特山)山脉之西麓,曰三道沟河,曲折西北流,右岸纳支流数条,迤西有刀毕河, 自左岸来会。刀毕河在三道沟河之西。
即今贵州从江县东北下皮林。《明史·陈璘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 陈璘“遂移师讨皮林。皮林在湖、贵交,与九股苗相接”。
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元和志》 卷33安居县: “柔刚山在县东二十里。” 《旧唐书·地理志》安居县: “旧治柔刚山。” 柔刚县以此为名。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单县南一里。西汉属山阳郡。东汉改为侯国,后复为县,属济阴郡。西晋后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曹州。大业初属济阴郡。唐属宋州。五代唐为单州治。明洪武元年 (1368)
即今浙江鄞县东宝幢乡。清光绪 《鄞县志》 卷2《市镇》 引 《乾道图经》,谓宋代有宝幢村。并载: 宝幢 “距城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