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阿里山

阿里山

在今台湾省嘉义县东北。主峰阿里山海拔2480米。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诸罗诸山”中有“阿里山”。今嘉义县东北有阿里山风景区,为闻名中外的观光胜地。


(1)山脉名。在台湾省本岛西部。为台湾岛四行平行山脉最西列。以山胞狩猎首领阿巴里为名。北起鼻头角,南到高雄附近。长约300千米。近南北走向。为褶皱山。海拔 1000 米左右。狭义的阿里山,指浊水溪南、玉山主峰以西的高峰区。主峰大塔山,海拔 2663 米。现为台湾最大林区,现剩下的天然林已不多,主要开发为旅游区。以云海著称,山上有一树龄三千年以上的红桧,号称“神木”。名胜有姐妹潭。(2)景区名。在台湾省嘉义县以东。阿里山脉中心群峰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 2663 米;次为塔山,2480 米。有森林铁路登山,共长82.6千米。阿里山区是台湾著名天然森林区,古木参天,其中的一株老红桧,高约53米,树龄达 3000 年,被称为“神木”。阿里山风景以大塔山断崖、塔山云海和祝山观日出等最为有名。山间气候温和,虽届盛夏,远胜北国凉秋,加以风景绮丽,林木葱茏,为全台最佳避暑胜地。三四月间林海樱花烂漫,红白辉映,深山景色,另是一番妩媚。

阿里山姐妹潭


猜你喜欢

  • 劝农山

    在今四川富顺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70富顺县:劝农山“在县治南。岩洞殊胜,前接圣灯山。山之西有石峰峭拔”。《清一统志·叙州府一》:劝农山“宋太守黄商卿常劝农于此。上有洗马池、清泉洞”。

  • 煮枣城

    ①战国时魏地。在今山东东明县南。《史记· 苏秦列传》: 苏秦说魏襄王曰: “大王之地,……东有淮、颍、煮枣、无胥。” 《续汉书 ·郡国志》 济阴郡冤句: “有煮枣城。” 《水经· 济水注》: “北济自

  • 白公堤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唐长庆二年(822)刺史白居易浚湖时筑。雍正《西湖志》卷7:白公堤在“钱塘门外石函桥北至余杭门”。故址当今环城西路。

  • 省溪坝场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六里省溪司。明洪武初改为省溪长官司。元置,治所在今贵州省江口县北。明洪武初改为省溪长官司。

  • 纳穆德克特河

    又作纳母登忒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流入奇集湖之穆特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4:克几必儿忒池(奇集湖)上源,“一曰纳母登忒河, 自东南合二源,西北流三百里,与南源会。南源曰喜儿巴

  • ?源口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北��源口镇。《清一统志·武昌府一》:��源口“在大冶县东南”。

  • 陈墅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六十里陈墅。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北有陈墅。

  • 兴势县

    北魏延昌三年(514)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陕西洋县东北二十里兴势山上,故以为名。隋大业二年(606)移治今洋县,属汉川郡。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改为兴道县。古县名。北魏延昌三年(514年)置,治今

  • 成都中卫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中卫“在府治西南七里”。清初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

  • 裴家冈镇

    即今安徽庐江县东南裴岗乡。清光绪《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裴家冈镇在 “县东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