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都县

阳都县

①西汉置,属城阳国。治所在今山东沂南县南四十里砖埠镇东二里孙家黄疃。东汉属琅邪国。东晋废。

②三国吴宝鼎三年(268)分雩都县置,属庐陵南部都尉。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南五十里白鹿营。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宁都县。

③东晋初侨置,属南琅邪郡。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附近。南朝宋大明五年(461)省入临沂县。


古县名。(1)本春秋阳国。西汉置县,治今山东省沂南县南砖埠乡之黄疃、汪家庄之间。属城阳国。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改属琅邪国。《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前燕太原王慕容恪招抚段龛诸城,“龛所署徐州刺史阳都公主腾举众降,恪命腾以故职还屯阳都”。即此。后废。(2)三国吴宝鼎三年(268年)析雩都县置,治今江西省宁都县南。属庐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置宁都县,徙治今宁都县北。


猜你喜欢

  • 东路左翼后旗

    即蒙古车臣汗部左翼后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苏赫巴托。

  • 天平庄

    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天平镇。清道光《重修宝应县志》卷7:“天平庄在草积庄,东北去城六十里。”

  • 功噶山

    一作功噶尔拉山。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北。峰峦盘亘, 四时雨雪,险峻异常。《清史稿·温福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征金川,“温福师至功噶尔拉,贼险阻,不得进,别取道攻昔岭,驻军木果木”。

  • 扎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

    清代外蒙古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十九旗,会盟于扎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今蒙古国阿尔泰山之左),故名。

  • 白沙口

    一名神应港。又曰白沙津。在今海南省海口市北。《宋史·瀛国公纪·二王附》:至元十五年(1278)十月,“赵与珞与谢明、谢富守琼州,(元)阿里海牙遣马成旺招之,与珞率兵拒于白沙口”。即此。

  • 邛部州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邛部川安抚司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建昌府。永乐元年(1403)改为邛部长官司。大理置,治今四川省越西县东北。属建昌府。元属

  • 义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义城郡苞信县(今河南商城县西)。北齐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治所在殷城县(今商城县西)。贞观元年(627)废。②南朝梁置,治所在义城郡(今湖北罗田县东六十里)。隋开皇初废。③东

  • 容奇墟

    即今广东顺德市南容奇镇。清咸丰 《顺德县志》 卷2 《图经》: 容奇堡 “以容山、奇山为一镇之秀,两村中隔一海,故以为名”。有县丞及把总驻此。

  • 序溪

    即序水。又作溆水。今湖南沅水支流溆水。《水经·沅水注》:沅水“西北流径义陵县(今湖南溆浦县南),所治序溪最为沃壤。良田数百顷,特宜稻,修作无废”。即“序水”。

  • 东冈村

    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北东冈镇。民国《林县志》卷1《乡镇》:“东冈村,距城四十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