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沔

阳沔

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七十里演武乡。一说在县北。《华阳国志·大同志》:太安元年(302),河间王颙遣督护博西征讨李特,“博次梓潼,……为特所破于阳沔”。即此。


在今四川省梓潼县北。西晋永宁二年(302年)李特围成都,晋遣衙博讨特军于梓潼,特使其子荡败博兵于阳沔,即此。


猜你喜欢

  • 泰陵

    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南,接武功县界。②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泰陵在东北二十里金粟山。”③为明孝宗朱祐樘之陵。在今北京市昌平

  • 蒲涧寺

    北宋淳化元年 (990) 建,在今广东广州市北白云山麓。唐李群玉有 《登蒲涧寺后二岩》 诗;北宋苏轼有 《广州蒲涧寺》 诗。在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滴水岩。今毁。北宋苏轼有《广州蒲涧寺》诗。

  • 裴公亭

    在今湖南益阳市区资江大桥南端西侧桥头公园内。《清一统志·长沙府》: 裴公亭“在益阳县南白鹿山。一名裴休亭。唐裴休读书处”。

  • 嘉禾街

    在今云南绿春县南二十八里。1935年纳楼土司于此设管理三勐地方的衙门,为三勐行政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取祥瑞之意,命名嘉禾街。

  • 铁石矶头

    即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明正统中置铁石矶头巡司于此。

  • 沃洲山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三十六里。唐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即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南。北通四明山,下统大溪。唐咸通初裘甫起义,据此为寨。

  • 陆水

    即今湖北东部隽水、陆水,为长江支流。源于通城县南幕阜山,北流经崇阳、蒲圻至陆溪口西入长江。《水经·江水注》:陆水“出下隽县西三山溪,其水东径陆城北,又东径下隽县南,……陆水又入蒲圻县北,径吕蒙城西。陆

  • 回龙铺

    一作迴龙桥市。即今湖南宁乡县西南回龙铺乡。清嘉庆《宁乡县志》卷3:迴龙桥市“在县西三十里”。

  • 屯溪镇

    即今安徽黄山市。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休宁县:“东南有��厦巡检司,后移于屯溪。”1949年改置屯溪市。1987年改为黄山市。

  • 梨园堡

    明置,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南梨园堡。《皇明职方地图》 中卷甘肃边镇图有梨园堡。清初设守备,后改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