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阜新市

阜新市

1945年析阜新县置,属热河省。治所即今辽宁阜新市。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划归辽宁省。


在辽宁省西北部,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04万平方千米(市辖区551.9平方千米)。人口193.1万(市辖区78.2万)。辖海州、太平、新邱、清河门、细河5区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市人民政府驻海州区。阜新一名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此地设的阜新县。含意是“山阜日新、物阜民新”。一说取自成语“物阜民丰”和“焕然一新”。当为此地“物产丰富、人民逐年兴旺”之意。清崇德元年(1636年)于此置土默特左翼旗,隶属卓索图盟。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析朝阳县、土默特左翼旗地设阜新县。故治在鄂尔土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境。宣统三年(1911年)移今治。1928年属热河省。1940年设阜新市。1946年撤销阜新市改海州镇,划归阜新县。1948年恢复市制,归辽北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属辽宁省。1958年锦州专区所属的彰武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划入。多山地丘陵。西北较高,向东南渐低。河流有绕阳河、柳河、二道河等。属中温带湿润气候。植物种类繁多,宜林宜牧,为历史上传统牧地,为辽宁省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地。矿产有煤、硅砂、萤石、金等,其中阜新煤田全国著名。新义、大郑铁路及101、304国道,沟奈公路为主要交通干线。名胜古迹有塔营子辽古城址,辽塔、元大玄真宫祖碑,海棠山清摩崖造像等。


猜你喜欢

  • 贳县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西南大车城。东汉废。《后汉书· 光武帝纪一》: 更始二年 (24),光武驰赴信都,“先击堂阳、贳县皆降之”。《水经· 浊漳水注》: 斯洨水 “东分为二水,枝津右出焉

  • 罗部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六十二里仁兴镇古城。元改罗次县。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禄丰县东北碧城镇。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罗次州,二十四年改为罗次县。

  • 槐树站

    元置,在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二十里六槐乡(槐树驿)。明为槐树马驿。

  • 朝解亭

    又名朝解城。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水经·睢水注》: 睢水 “东至朝解亭”。疑“解” 为 “斛” 之讹。

  • 西陉山

    即句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元和志》卷14雁门县: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即“句注山”。

  • 嘉牟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南安州。治所在今陕西宁强县南。八年 (625)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陕西省宁强县南。属南安州。八年废。

  • 乌拉桂河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乌河,为洮儿河之归流河支流。清光绪《皇朝中外一统舆图》作乌拉桂河。

  • 温登窝集

    在今黑龙江省鹤岗市北。《清一统志·吉林一》 “巴蘭窝集” 条下: “温登窝集在 (宁古塔)城东北一千一百里,俱在混同江之北。” 温登河源于此。

  • 三溪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东溪镇。一说在今三江镇。《元和志》卷30南州三溪县:“以县内有僰溪、东溪、葛溪,三溪合流,故以为名。”北宋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治

  • 北硖镇

    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四十里大关镇。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