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盐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盐井管民千户置,属德平路。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二十七年(1290)改置闰盐县。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属云南行省。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盐源、盐边县一带。二十七年与普乐州合为闰盐县。
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盐井管民千户置,属德平路。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二十七年(1290)改置闰盐县。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属云南行省。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盐源、盐边县一带。二十七年与普乐州合为闰盐县。
又作魏脽。为汾水之南一土阜,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镇庙前村北。《史记·封禅书》 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师古注引如淳曰:“脽者,河之东岸特堆掘,
即今湖北当阳市西南双莲镇。清同治《当阳县志》卷1《市镇》:“双莲市,治西南五十里。”
即今吉林九台市北苇子沟镇。《吉林乡土志》:“本屯南临一小沟,两岸苇芦丛生,每届秋日,因风瑟缩,形成本地之奇景,又为当地之特产,因以名屯。”
明洪武四年(1371)改东胜州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二十五年分置左、右、前、中、后五卫。次年罢前、中、后三卫。永乐元年(1403)左卫内迁至今河北卢龙县,右卫内迁至今河北遵化市,
①秦置,为临淄郡治。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后项羽封田都为齐王,西汉初封庶长子肥为齐王,皆都临淄。西汉为齐郡治。东汉作临菑,为齐国和青州治。南朝宋和北魏为齐郡治。北齐移齐郡治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
古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尚书·尧典》:“釐降二女于妫汭。”孔安国传:“居妫水之汭,……汭,音如锐反,水之内也。”或以为系妫水与汭水的合称。
在今陕西商州市西九十里。《清一统志·商州》: 黑龙峪 “出蓝田小路”。
北魏孝昌三年 (527) 置,治所在南新丰县 (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北周建德二年 (573)废。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南新丰县(西魏改名渭南县,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属雍州。辖今陕西省渭南
芒山、砀山的合称。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见“芒砀山”。
即汤溪水注入长江之口。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周书·陆腾传》:“天和初,信州蛮、蜑据江峡反叛,连结二千余里, 自称王侯,杀刺史守令等。又诏腾率军讨之。腾乃先趣益州,进骁勇之士,兼具楼船,沿外江而下,军至汤